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创作,用笔和结体哪个更重要?(6)书法欣赏

书法创作,用笔和结体哪个更重要?(6)

书法家 2016-02-28 16:04:16

标签:书法,用笔,结体

他一生夸诩,比如说“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 ”,什么意思?三年后不拿正眼瞧文、祝二人,这口气多牛啊。

但他有时候也说:“此余已丑所临也,今又十年矣,笔法似昔未有增长,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他充满了比较与自省,自负与自卑,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总之这个人充满了矛盾。

所以,在他的书法里,有很传统的一面,着力贴近二王,写得是真不错,特别是扇面作品,但更多则是一些漫不着力的字,在用笔上孱弱虚无,当然也出来了一种虚和恬淡的意境。

也就是说,赵、董二人,都是基于传统的,都是来源于二王,那么,问题来了:

前面我说了,赵子昂等人走二王一路的传统路子,大多追求用笔为上,我也说赵说的是对的,而董也走传统却似乎不是用笔为上,这不就矛盾了吗? 这不就是说明用笔可以不至上了吗?

从赵、董二人的书法成就上比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判断的参考:赵以可谓伟大的成就,说明了他“用笔为上、结体亦需用工”,说的对,做的也对。 而董氏不求用笔上的精致变化,在他书法里,追求的是虚无近禅的意境与趣味。这两人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用笔的观点会有不同。

书法创作,用笔和结体哪个更重要?

我们再从二人所产生的影响来比较。清初康熙年推崇董的书法,整个书坛都笼罩在董香光的影子里;直到乾隆时期却推崇赵的书法,学赵的风气大起。历来有一个认识,就是清朝前期的书法靡靡不振,到乾隆往后,才越来越昌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书法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mb_zzarticle$}

猜你喜欢:

  • 赏绘画 、知民俗、中华民俗50图详解图文并茂,还有毛笔手书介绍:
  • 一、《石门颂》评价:隶中草书,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二、《乙瑛碑》评价:骨肉匀适,情文流畅。诚非
  • 自行书诞生至今,一直是各种书体中最受书家和世人喜爱的体势,这皆由于行书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而决定,如比楷书流便,比草书易读,上手也不难,有着巨
  • 乾隆《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三册,51张书法图片。目录:梁武帝---异趣帖隋
  • 唐朝书法家、书论家孙过庭所书写的《书谱》,是行草书中的经典作品。相信很多学习行草书的书友都是临习《书谱》开始起步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书谱集字
  • 导读:不止一个人问过书法君,弘一法师的字看起来好奇怪,技法上也看不到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评价那么高呢?应该怎样欣赏弘一大师的书法呢?首先,我
  • 用笔技法除普遍规律外,为强调节奏感加剧变化,解决奇体字的特殊需要,靠传统用笔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下面几种特技用笔,但不
  • 楼兰 曾是西汉西域36国之一,位于今新疆 * 尔自治区东部罗布泊的西北岸上。地处中西交通之要沖,“丝绸之路”的咽喉,是我国封建王朝经
  • 【导读】手造的楮皮纸,不及机械纸平滑光洁,但笔触墨染与这些草屑杂质相遇处,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变化。生活正如这张楮皮纸,纵使当中掺杂瑕疵,却正因
  • 印章自秦汉以还,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