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秦汉>> 西汉篆书《群臣上寿刻石》书法欣赏

西汉篆书《群臣上寿刻石》

作者:不详 书体:篆书2017-04-13 13:34:50

标签:西汉,篆书,群臣上寿刻石

西汉篆书《群臣上寿刻石》

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刻。原石为清道光年间杨兆璜在当时的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西60里娄山访得,故又名“赵娄山刻石”。汉代篆书已变秦小篆长方为方形,其书法古拙自然,字划丰满。清陆增祥以为“以笔势审之,似与秦篆差异,丙寅二字,转笔方折,全是隶意。”

专家一般认为此石是西汉赵国群臣为其王刘遂祝寿时所刻。赵廿二年为汉文帝刘恒后元六年(前158年)。西汉刻石传世本稀,又以此石为最早。且其字体浑朴古拙,篆书中兼有隶法,堪称秦汉之际篆隶过渡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亦有个别专家认为此石之“赵”系公元4世纪之“后赵”,或系战国时期之“赵国”。

此拓本幅内有赵之谦小楷一跋。右侧裱边镶沈树镛题签一、吴广霈跋三则。左侧裱边镶俞樾考论此石年代的手札二封(三页)、吴广霈跋一则(二页)。鉴藏印记有:“沈氏金石”、“均初藏宝”、“积川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武林韩小亭氏审定金石文字”、“盱眙吴同远公望父审定金石书画印记”、“当湖朱善旂建卿父珍藏”等。

有关此石的著录主要有:清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沈西雝《交翠轩笔记》、张德容《二铭草堂金石聚》、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现代张彦生《善本碑帖录》、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等。

释文: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寿此石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西汉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何君阁道碑》《何君阁道碑》|系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所刻。这是史有记载,未曾见物的国宝,历朝历代的考古工作者、史学家、
  •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桓帝永兴元年(15)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高3.6米,广1.29米。隶书18行,
  • 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出游,由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随从,南至云梦(今湖北省境),沿江而下,登会稽山,祭大禹庙,以望南海。李斯奉命为
  • 《尚府君残碑》拓片即《尚博碑》,全称《汉甘陵相尚府君碑》,又称《甘陵相碑》。隶书,碑残为两块,一块残高152cm
  • “武威张伯升柩铭”书于西汉晚期,是汉代特有的篆书,柩铭又名铭旌,将死者姓名书于帛上,敷于棺上。其书法是汉代最为珍贵的大字墨迹。方
  •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而今之“马荐”
  • 峄山碑.李斯撰.明拓宋郑文宝摹刻长安本,又碑后附有郑文宝跋,碑字雄浑温雅,无一笔开后人恶道,《石鼓》后无可比肩,汉印之传于后者,皆步
  • 《陠阁颂》全称《李翕折里桥陠阁颂》。东汉隶书摩崖刻石。 传为仇绋书。 熹平元年刻。石在今陕西略阳境内。1、大巧通造化,至人全精神
  • 这是一帧极为珍贵和饶有趣味的陶刻文字拓片,陶盖文曰:“苏解为”。据近人陈邦怀先生考:“苏解乃陶工之姓名,物勒工名,是也。”他认为
  • 汉隶珍品《汉故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亦称《鲜于璜碑》,延熹八年(165)十一月立。1973年5月,天津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农民发现于村东苏家坟。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