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

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

皎然 《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皎然的《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

全文:
春宵凝丽思,闲坐开南围。
郢客弹白雪,纷纶发金徽。
散从天上至,集向琼台飞。
弦上凝飒飒,虚中想霏霏。
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
变态风更入,含情月初归。
方知阮太守,一听识其微。

皎然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皎然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书法作品欣赏
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通幽

(1).谓与神鬼交通。《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经 ( 王经 )为 江夏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经 每论 輅 ,以为得龙云之精,能养和通幽者,非徒合会之才也。”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科学隐,幻术兴,天学不昌,占星代起,所谓点金通幽之术,皆以昉也。”

(2).通往幽胜之处。语出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明 文徵明 《寄题百花庵》诗:“旧种长松应结子,新开竹径更通幽。”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千峰叠秀,曲径通幽,楼房点缀,松柏婆娑。” 徐迟 《牡丹》二:“在新市场盖起一座大舞台,富丽堂皇;还在它旁边布置了一座曲径通幽的园林。”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合道

谓合于自然或人事的道理。《史记·曹相国世家论》:“ 参 为 汉 相国,清静极言合道。”《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帝叹息” 裴松之 注引《魏书》:“ 歆 性周密,举动详慎,常以为人臣陈事,务以讽諫合道为贵。”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卷舒唯合道,喜愠不劳神。”

精鉴

见“ 精鑑 ”。

亦作“ 精鉴 ”。明于鉴别。亦指高明的识别力。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欲求士之贤愚,在於精鉴博采之而已。” 五代 齐己 《爱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閒情。”《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尝读 陆九渊 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 江西 小陆 之文也。’揭示,果 九渊 ,人服其精鑑。” 王先谦 《与缪荃孙书》:“ 石州 文除 祁 赵 两碑志外,无可入选,足徵精鉴。”

皎然名句,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皎然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