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李端的《酬晋侍御见寄》
全文: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野客
(1).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 唐 杜甫 《柟树为风雨所拔叹》诗:“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籟。” 金 元好问 《怀益之兄》诗:“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清 谢淞洲 《支公禅院》诗:“野客闻鹤鸣,山僧报茶熟。”
(2).蔷薇花的戏称。 明 都卬 《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 宋 ﹞ 张敏叔 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梅,清客……蔷薇,野客。”
殊恩
(1).特别的恩宠。常指帝王的恩宠。《后汉书·杜诗传》:“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那随时随事教诲你,无论文字的紕繆,处世的机宜,知无不言,这一层倒是可遇不可求的殊恩,不可不报的。”
(2).指蒙受特殊的恩宠。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自赞善大夫以下,文武官即未殊恩,鲜闻致政。”
李端名句,酬晋侍御见寄名句


猜你喜欢:
-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吴兢《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 大宗伯万公过访邵廷杰〔明代〕
- 祈泽寺见许坚题诗王安石〔宋代〕
- 瑞鹧鸪(和通判送别)葛胜仲〔宋代〕
- 留题姚氏山斋李频〔唐代〕
- 清閟阁对雨(六月十七日)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