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

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

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原妙的《偈颂六十七首》

全文:
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
疑到情忘心绝处,金乌夜半彻天飞。

释原妙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释原妙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书法作品欣赏
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归一

亦作“ 归壹 ”。1.统一;一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宋 苏轼 《申省乞罢详定役法状》:“所贵议论归一。” 宋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与人主意合,则杂家异学始絀,而归壹於 孔 氏矣。”《元代白话碑集录》附录一《重编百丈清规圣旨》:“教 大龙翔集庆寺 笑隐长老 为头,拣选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归一者。”

(2).犹规矩。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我怎生不归一?我是第一个归一的人。”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惺惺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意疑

怀疑。《史记·孟尝君列传》:“人或毁 孟尝君 於 齐湣王 曰:‘ 孟尝君 将为乱。’及 田甲 劫 湣王 , 湣王 意疑 孟尝君 。”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二》:“‘意’下本无‘疑’字,意 孟尝君 者,意即疑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二十六日烧两束书,可百餘纸,不听人见,意疑此必皆已焚毁。”

释原妙名句,偈颂六十七首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释原妙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