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璞玉须瑚琏,春风便雪霜,重言吾不忍,天地日苍茫

璞玉须瑚琏,春风便雪霜,重言吾不忍,天地日苍茫

孙应时哭亡友胡达材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哭亡友胡达材》

全文:
味薄身无累,心平理自长。
公卿知叔度,州里敬元方。
璞玉须瑚琏,春风便雪霜,重言吾不忍,天地日苍茫

孙应时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璞玉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韩非子·喻老》:“ 宋 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 子罕 。”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 黄庭坚 《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 杨弘道 《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金 元好问 《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 清 黄鷟来 《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臺上坫,枯桐孰辨爨餘音。” 丁玲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瑚琏

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比喻治国的才能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重言

(1).谓为世人所尊重者的言语。《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成玄英 疏:“重言,长老乡閭尊重者也。” 陆德明 释文:“重言,谓为人所重者之言也。” 王先谦 集解:“其( 庄子 )託为 神农 、 黄帝 、 尧 、 舜 、 孔 、 颜 之类,言足为世重者,又十有其七。”一说反复言之。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重,当为直容切。《广韵》:重,复也。 庄生 之文,注焉而不穷,引焉而不竭者是也。” 宋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瑗字翼之见寄》诗:“常恐负吹嘘,终为重言累。”

(2).意味深重,语重心长的话。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许吾终不击 都 ,以子父交为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 都 , 都 遂释然,不復兴意。”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德宗 ﹞常於便殿语 玄宗 朝,尤惜谬用 李林甫 ,因再三嘆息重言曰:‘中原之祸,自 林甫 始也。’”

(1).再次申说。《列子·说符》:“吾知之矣,子勿重言。”《后汉书·郎顗传》:“出死忘命,恳恳重言。” 李贤 注:“重,再也。”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安宗子科》:“然臣復重言者,贵以微诚,披露肝胆。”

(2).口吃。《灵枢经·忧恚无言》:“其厌大而厚,则开闔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3).修辞方式之一种。也叫迭字。如:《诗·周南·桃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灼灼”。如: 宋 李清照 《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连用七组重言,以造成一种凄惋的情与景。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苍茫

空旷辽远

苍茫大地

暮色苍茫

孙应时名句,哭亡友胡达材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孙应时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