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

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

黄庶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黄庶的《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全文:
我爱孟坚文学饱,持笔去作将军客。
铺张大汉征北功,手携直上燕然刻。
千载事挂单于眼,至今犹若擒白黑。
几年羌夷疮一方,窟穴未扫壮士瘠。
我生南方长诗书,爱国区区肺如炙。
欲于塞外勒姓名,往往夜梦贺兰石。
一来长安事刀笔,驽骀不展刍粟力。
峨峨李公邦之梓,声载百郡理霹雳。
今年权佩庆州印,上马威至吞秋色。
羌夷奔走若奴婢,{嫠女换力}面童子嗔可掴。
白头庆民能记数,前时太守有阴德。
试求园中手栽树,边人应作甘棠惜。
老幼事公如父兄,妥贴不敢相干极。
子来别我省塞上,霜风渐着边树赤。
尘埃恨绊不得往,安得鑽肩生羽翼。
子今才华笔端富,山川去入风雅国。
黄云白草牛羊肥,区落鸡犬晴历历。
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

黄庶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黄庶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书法作品欣赏
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写作

创作作品

聚米

(1).《后汉书·马援传》:“ 援 因説 隗嚣 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 明 陈瑚 《李映碧廷尉遗地图》诗:“入 关 无復 萧丞相 ,聚米空思 马伏波 。” 清 钱谦益 《<佟氏幽愤录>序》:“时 佟公 为诸生与同舍 杨生 崑仁 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2).米堆。形容矮小。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带者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北临 恒碣 ,犹如聚米;南望 荆衡 ,纔同覆簣。”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指

(1).一个指头。《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宋 苏辙 《御风辞》:“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

(2).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 汉 王充 《论衡·程材》:“直言一指,触讳犯忌。”《晋书·苻生载记》:“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 晋阳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店主人往外一指,説:‘那不是他们脚上的伙计们回来了?’”

(3).《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 晋 潘岳 《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於一指。”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於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繫,穷通不足以滑和。”参见“ 一指马 ”。

(4).一个宗旨。《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

黄庶名句,送李室长庆州宁觐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黄庶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