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寒夜青编存古道,高秋白雪动梁尘

寒夜青编存古道,高秋白雪动梁尘

李贤和寄薛大理诗韵·其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贤的《和寄薛大理诗韵·其三》

全文:
拨闷无如瓮里春,那堪归雁望中频。
交情淡淡平生友,世态炎炎要路津。
寒夜青编存古道,高秋白雪动梁尘
岁时云迈惭无似,惟把丹心拱帝宸。

李贤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寒夜

寒冷的夜晚。《艺文类聚》卷四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 梁武帝 《织妇》诗:“调梭輟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诗:“寒夜阴云起,疎林宿鸟惊。”

青编

(1).即青丝简编。 唐 李德裕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诗:“青编尽以 汲冢 来,科斗皆从 鲁室 至。”参见“青丝简编”。

(2).借指史籍。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北凉州庙碑》:“功书緑字,事烛青编。” 宋 陆游 《读史有感》诗:“读尽青编窗日晚,一樽聊復吊兴亡。”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 永贞 求旧空黄土, 元祐 青编照千古。”

(3).泛指书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粉指印青编》:“ 徐州 尚书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并印於青编。” 宋 王禹偁 《馆中春值偶题》诗:“春风老尽诗情淡,翻卷青编独绕廊。”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昔年薰香染翰,粉印青编;今日滴血濡毫,綃封红泪。”

古道

(1) 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

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

(2) 古朴

古道热肠

忠厚古道

(3) 古旧的路径

踏上石子铺的古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白雪

(1).洁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红楼梦》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陈毅 《延安宝塔歌》:“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张鷟 《游仙窟》:“黑云裁两鬢,白雪分双齿。” 宋 苏舜钦 《次韵和师黯》:“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白雪黄云》:“诗人喜 荆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之句,莫不极口称诵,而不知其有斧凿痕。窃谓雪不成繰,云不可割,请易繰为捲,易割为收,则丝麦自见。” 元 卢挚 《沉醉东风·春情》曲:“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

(3).古琴曲名。传为 春秋 晋 师旷 所作。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师旷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扬《白雪》,发清角,理正声,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白雪》乱纤手,《緑水》清虚心。” 清 曹寅 《冬兰》诗:“此即希声曲,应和《白雪》弹。”

(4).喻指高雅的诗词。 唐 罗隐 《秋日有酬》诗:“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 前蜀 韦庄 《对酒》诗:“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同远公和友人赠答之作》词:“况白雪连箱,读之气尽;红牙一曲,闻者心灰。”

(5).词调名。 宋 杨无咎 创作。双调九十五字。《词谱》卷二四:“《白雪》,调见《逃禪集》, 杨无咎 自製曲题,本赋雪,故即以‘白雪’名调。”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唐 吕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西游记》第十七回:“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摶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梁尘

比喻嘹亮动听的歌声。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调絃俱起舞,为我唱梁尘。” 南朝 梁 萧统 《三妇艳》诗:“小妇独无事,红黛润芳津,良人且高卧,方欲荐梁尘。”参见“ 梁尘飞 ”。

李贤名句,和寄薛大理诗韵·其三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贤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