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换鹅内史突悬针,褚相神锋重背临

换鹅内史突悬针,褚相神锋重背临

乾隆偶摹乐毅论因成·其一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偶摹乐毅论因成·其一》

全文:
换鹅内史突悬针,褚相神锋重背临
展卷古香浮动处,黄金却忆礼贤心。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换鹅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内史

(1).官名。 西周 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 春秋 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 周 内史选其族嗣,纳诸 霍 人,礼也。” 杜预 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

(2).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师。 汉景帝 分置左右内史。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为 秦 将,攻 齐 ,大破之,拜为内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景帝 即位,以 错 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

(3).官名。 西汉 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 隋 始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卷六:“ 汉 制,诸侯王国以相治民事,若郡之有太守也。 晋 则以内史行太守事,国除为郡,则復称太守,然二名往往混淆,史家亦互称之。”

(4).官名。 隋文帝 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 隋炀帝 改为内书省。 唐高祖 武德 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唐 皇甫冉 《韦中丞西厅海榴》诗:“海花争让候榴花,犯雪先开内史家。”参阅《通志·职官三》、《旧唐书·职官志二》。

(5).古政区名。 秦 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 咸阳 (今 咸阳市 东北)。辖境相当今 陕西 关中平原 。 汉景帝 时分左、右 内史 。 武帝 时又分左、右 内史 为 京兆尹 、 左冯翊 和 右扶风 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汉书·地理志下》:“本 秦 京师为 内史 ,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颜师古 注:“京师,天子所都畿内也。 秦 并天下,改立郡县,而京畿所统,特号 内史 ,言其在内,以别於诸郡守也。”

(6).复姓。 周 内史 叔兴 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悬针

(1).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隋书·经籍志一》:“ 汉 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餘种之势,皆出於上六书,因事生变也。”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有悬针者, 汉 曹喜 所作,象针锋纤抽之势,以书五经篇目,取贯穿经指之义。”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復缩,谓之垂露。”

(2).蝌蚪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神锋

(1).见“神峯”。

(2).指剑。极言其锋利。 元 张宪 《我有二首》诗:“神锋三尺强,落手断金铁。”《西游记》第六回:“铁棒赛飞龙,神锋如舞凤。”

背临

谓不看字帖而凭记忆临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 高升 心中很以为奇,暗想这个人何以用功到如此,在茶舘里还背临古帖呢?”

乾隆名句,偶摹乐毅论因成·其一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