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皇祖频敕谕,两端持鼠首

皇祖频敕谕,两端持鼠首

乾隆福康安等奏西藏善后事宜诗志颠末得四十韵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福康安等奏西藏善后事宜诗志颠末得四十韵》

全文:
三藏前后中,由来名已久。
崇德虽入觐,其地非我有。
众蒙古归之,凡事商可否。
其弊自元来,率以难禁取。
然而向善多,消乱利兼就。
明乃踵元迹,尊崇颇不偶。
但未至元甚,非类却堪丑。
国初付怀徕,通贡无大咎。
第巴更奸诡,党噶尔丹苟。
诈称奉中国,表里为奸寇。
**亡,隐弗宣诸口。
皇祖频敕谕,两端持鼠首
煽摇青海众,瓯脱图恩负。
二匪受冥诛,藏乃归员幅。
策旺劫藏时,发兵驱以走。
其后自相残,皇考靖纷纠。
因之驻大臣,镇压计安阜。
其奈历年多,屡易人非旧。
相幸无事归,遂致因循纽。
诸务付不知,旒缀同瞆䏂。
而**,庇族弟兄陋。
赏罚率弗公,受贿任分售。
或付噶布伦,或偏信左右。
遂致廓尔喀,侵边较利薮。
遣兵问曲直,所遣人悔忸。
未曾示国威,贿和完以诱。
再来袭藏地,益肆猖獗﨣。
抡将扬挞伐,归降乃额叩。
战胜屡见诗,不必申论复。
爰命四贤臣,奠安议善后。
兹具疏以来,诸弊去其垢。
贸易有节制,疆界慎防守。
等级各责成,廪给俾公授。
兵器期精利,将弁严凌侮。
再生禁世袭,喇嘛说著手。
事权归二臣,亲巡祛弊狃。
昔为羁以縻,今如臂与肘。
谓失反因得,迟速论曾剖。
都缘辏时会,莫非天恩厚。
长歌纪予怀,兢业示不朽。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远祖。《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仪礼·聘礼》:“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汉 张衡 《南都赋》:“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孙传能 《剡溪漫谈·曾孙》:“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自称皆孝玄孙,乃不称曾。”

(2).对已故祖父的敬称。《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时艰之孔棘。”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亡祖》:“ 李习之 述其大父事状题曰《皇祖实録》。当时不以为怪;若施之近代,则犯大不韙矣。故古时称有不可通於今者,此类是也。”

敕谕

(1).皇帝的诏令。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敕諭分明,信誓殊重。”

(2).告戒晓谕。《汉书·东平王刘宇传》:“上於是遣太中大夫 张子蟜 奉璽书敕諭之。” 颜师古 注:“约敕而晓告之也。”

(3).以敕书晓谕。《红楼梦》第五八回:“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

两端

(1).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论语·子罕》:“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颖达 疏:“两端,终始也。”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出游兵以定两端,握奇数而制四面。”《元史·礼乐志二》:“相鼓二,制如搏拊,以韦为表,实之以糠。拊其两端,以相乐舞节。”

(2).谓两个极端。《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郑玄 注:“两端,过与不及也。”

(3).犹两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已罢朝,出止车门,召 韩御史大夫 载,怒曰:‘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宋书·律历志中》:“古之为历者, 邓平 能修旧制新, 刘洪 始减《四分》,又定月行迟疾, 杨伟 斟酌两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积分设差,以推合朔月蚀。” 唐 欧阳詹 《江夏留别华二》诗:“乡路我尚遥,客游君未回。将何慰两端,互勉临岐杯。”

(4).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王 恐,使人止 晋鄙 ,留军壁 鄴 ,名为救 赵 ,实持两端以观望。”《晋书·王浚传》:“及 赵王 伦 篡位,三王起义兵, 浚 拥众挟两端,遏絶檄书,使其境内士庶不得赴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 世衡 知城事,寨下属 羌 率持两端,向背不常。”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上以 第巴 始终反覆持两端,乃追还其使。”

(5).犹两种、两类。《荀子·正论》:“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埶荣者,有义辱者,有埶辱者。”

乾隆名句,福康安等奏西藏善后事宜诗志颠末得四十韵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