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邵璨的《东瓯令》
全文:
生:他言忠信。
气英杰。
视死如归心似铁死于国难。
理之当然。
公孙岂为程婴刎。
忠义两能竭。
怀思无语自悲咽。
心事与谁说。
参考注释
怀思
怀念;思念。《左传·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风雪既经时,夜永起怀思。” 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生及七岁,而母捨去,长大怀思,涕泣追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日切怀思,繫於魂梦。” 李大钊 《“今”与“古”》:“他们往往发伤时的慨叹,动怀古的幽情……把终生的情感心神,都用在过去的怀思。”
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悲咽
悲伤呜咽。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当王居臣之时,奏新乐於庙中,闻之者无不悲咽。”《旧唐书·郭子仪传》:“ 肃宗 在 凤翔 闻捷,羣臣称贺,帝以宗庙被焚,悲咽不自胜,臣僚无不感泣。”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对真容形衰貌枯,想灵魂悲咽痛苦。”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梦里碪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邵璨名句,东瓯令名句


猜你喜欢:
-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 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