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如在八功德池中,合十都坐青莲蕊

如在八功德池中,合十都坐青莲蕊

乾隆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其六·华山鸟道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其六·华山鸟道》

全文:
山之秀者称芙蓉,不宜在陆宜在水。
高矗青霄俯太湖,恰当是山名所以。
天花天乐动逢迎,石径松泉寻迤逦。
人人尘念到此捐,大士端居无忧喜。
如在八功德池中,合十都坐青莲蕊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功德

(1)

(2) 功业与德行

功德无量

武父子亡( wú)

(3) 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汉书·苏武传》

(4) 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佛事

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

合十

原为 印度 的一般敬礼,佛教徒亦沿用。两手当胸,十指相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明公 恕斋 ,尝为 献县 令,良吏也。官 太平府 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憇小菴,僧年八十餘矣,见公合十肃立。”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我的第一个师父》:“善男信女们也个个‘合十赞叹,欢喜布施,顶礼而散’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这佛像有二尺来高,金光闪闪,满脸堆笑,双手合十,瞅着人间。”参见“合掌”。

都坐

亦作“ 都座 ”。1.政事堂。 魏 晋 时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晋书·孔愉传》:“ 王导 闻而非之,於都坐谓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为患是谁?’”《北史·文苑传·樊逊》:“祕书监 尉瑾 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餘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闕。”《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爱 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於都坐。” 胡三省 注:“ 魏 有都坐大官。 魏 之都坐,犹 唐 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书。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

(2).借指尚书令等大官。《北齐书·胡长仁传》:“ 长仁 累迁右僕射及尚书令……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数。”《北史》作“都坐”。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乾隆名句,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其六·华山鸟道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