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问阿母西池底事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

问阿母西池底事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

朱唏颜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朱唏颜的《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

全文:
人生八十,是世间中寿。
七十由来古稀有。
况君侯,已树开国殊勋,曾异数,周鲁瞻前拜后。
玉麟分上端,千里传欢,鸾诰金花烂晴昼。
象服照青春,□□□□秋香荐,北堂卮酒。
问阿母西池底事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

朱唏颜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朱唏颜问阿母西池底事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书法作品欣赏
问阿母西池底事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阿母

(1).母亲。《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晋书·潘岳传》:“ 岳 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 元 揭傒斯 《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

(2).乳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 济北王 阿母自言足热而懣。” 司马贞 索隐:“是王之嬭母也。” 张守节 正义引 服虔 曰:“乳母也。”《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 王圣 为 野王君 。”

(3).年老的妇女。 唐 白居易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迴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 唐 张夫人 《拜新月》诗:“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絶,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

(4).指神话人物 西王母 。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俄有 黄翁 指 阿母 以告 朔 曰:‘昔为吾妻,託形为太白之精。’” 唐 刘禹锡 《步虚词》之一:“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 黄大痴 ,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 阿母 旁,再謫偷桃儿。” 吴有章 《清宫词》诗:“ 阿母 开筵长康寿,仙官拥仗从游戏。”

(5).指鸨母。 唐 薛宜僚 《别青州妓段东美》诗:“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 唐 韩琮 《题商山店》诗:“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綺罗。”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唯私本船篙工,则与良妇犯姦无异,阿母忿相责詈,不少宽容。”

西池

(1).池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 太子西池 是也。” 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 《丹阳记》:“ 西池 , 孙登 所创,《吴史》所称 西苑 也, 明帝 修復之耳。”《晋书·刘毅传》:“初, 裕 征 卢循 ,凯归,帝大宴於 西池 ,有詔赋诗。”

(2).相传为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的异称。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 西池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不必 西池 献瑞,方披益地之图。”

(3).泛指西面的池塘。 唐 刘禹锡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诗:“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宋 晏殊 《玉堂春》词:“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为数

从数量多少上看

为数极少

蟠桃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蟠木”。

(4).见“ 蟠桃胜会 ”。

朱唏颜名句,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朱唏颜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