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苏轼天竺寺(并引)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天竺寺(并引)》

全文: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笔势奇逸,墨迹如新。
”今四十七年矣。
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壁,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

苏轼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来访

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刻石

(1).在石上雕刻。《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 。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清 龚自珍 《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 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

(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南史·范云传》:“ 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 山谷 自有刻石,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 唐 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

感涕

(1).感伤的眼泪。 唐 陈子昂 《登蓟州楼送贾兵曹入都》诗:“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2).感动得落泪。《宋史·苏轼传》:“ 宣仁后 与 哲宗 亦泣,左右皆感涕。” 清 查慎行 《送高江村先生南归即次纪恩六章原韵》之五:“此意旁观犹感涕,那教身受不生悲。”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苏轼名句,天竺寺(并引)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苏轼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