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适来已付东流去,不住中参亘古停

适来已付东流去,不住中参亘古停

乾隆石丈亭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石丈亭》

全文:
月波楼下放烟舲,北岸维舟石丈亭。
湖剪昆明行似镜,山围万寿倚如屏。
适来已付东流去,不住中参亘古停
何必上皇称米癖,一拳阅世镇珑玲。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适来

方才;刚才

适来谁进去了?

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中参

指古代贵族妇女进宫参见。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每至三元上贺,五日中参,进对精华,折旋舒婉。”《宋史·张永德传》:“ 马 ( 马氏 )预中参,时年八十一, 太宗 劳之,赐冠帔,封 莒国 太夫人 。”

谓引弓满三尺之数。《周礼·考工记·弓人》:“弓有六材焉,维干强之,张如流水;维体防之,引之中参。” 郑玄 注:“谓体定张之弦居一尺,引之又二尺。” 贾公彦 疏:“其引之皆三尺,以其矢长三尺须满故也。”

亘古

整个古代;终古

亘古通今,明鲜晦多。——鲍照《清河颂》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清·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乾隆名句,石丈亭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