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认取元初灵觉,常耕道、猎德绵绵

认取元初灵觉,常耕道、猎德绵绵

刘志渊满庭芳 警堕道者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刘志渊的《满庭芳 警堕道者》

全文:
谩整巾袍,妄名清净,放*劣马颠猿。
利名丛里,徒炫有因缘。
逐浪随波日日,不曾澄,湛灵源。
堪嗟讶,闲模闲样,辜负慕玄玄。
尔心还自忖,怕空迁日月,鬓雪垂肩。
好捡情摄念,慧种心田。
认取元初灵觉,常耕道、猎德绵绵
功三考,形神俱妙,洒洒证飞仙。

刘志渊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刘志渊认取元初灵觉,常耕道、猎德绵绵书法作品欣赏
认取元初灵觉,常耕道、猎德绵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认取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灵觉

(1).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 汉 扬雄 《太玄·迎》:“精微往来,妖先灵觉。” 范望 注:“灵,神也。神之所感,妙物为言,虽之妖祥,神所先觉。” 司马光 集注:“人失其道,妖灵先觉。”

(2).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慈照无碍,化湛灵觉,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是知灵觉无尽,神理莫闻。”《景德传灯录·道吾和尚一钵歌》:“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3).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夫岂离人人灵觉之本明而别有光明也哉?” 梁启超 《国民十大元气论》:“若夫以有灵觉之人类,以有血性之男子,而其实乃不免为畜犬游妓之所为。举国如是,犹谓之有人焉,不可得也。”

(4).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试稽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诗宗词客,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果几何人?”

耕道

(1).耕作的方法。《吕氏春秋·审时》:“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 毕沅 校注:“《亢仓子》作‘耨之容耰,耘之容手’。”

(2).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穫饗已。”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刘志渊名句,满庭芳 警堕道者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刘志渊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