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过的《先君与叔父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藏其一过藏其一名贤良砚》

全文:
两翁出蜀时,不携一束书。
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谏官与御史,钳口惭青蒲。
翁登鸾台上玉堂,论恩献纳在帝旁。
居夷渡海不汝置,险阻艰难曾备尝。

苏过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朅来

(1).犹言去。《后汉书·张衡传》:“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李贤 注:“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朅来游 嵩 峯,羽客何双双。”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一:“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宋 苏轼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诗:“ 长陵 朅来见大姊, 仲孺 岂意逢将军?”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诗:“朅来未得从 黄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犹言来。归来;来到。《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咏归涂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来。” 吕延济 注:“朅来,言归去来也。” 唐 张九龄 《岁初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朅来 彭蠡 泽,载经 敷浅原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3).犹言尔来或尔时以来。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朅来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朅来幸得公务閒,閒情暂寄水石间。”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三:“君不见朅来 欧 北天骄骤进化,宁谷久扃吾文明。”

(4).助词。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朅来 震泽 都如梦,只有 苕溪 可倚楼。”

(5).何来。朅,通“ 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回车朅来兮,絶道 不周 ,会食 幽都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復辞。” 宋 陈与义 《衡山道中》诗之三:“朅来巖谷游,却在浮云外?”

(6).何不来。朅,通“ 盍 ”。 唐 李商隐 《井泥》诗:“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宋 乐雷发 《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

大对

(1).对答天子之询问或策问。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陛下乃幸使九卿,问以朝廷之事,臣愚陋曾不足以承明詔,奉大对。”《汉书·公孙弘传》:“臣 弘 愚戇,不足以奉大对。” 颜师古 注:“大对,大问之对也。”

(2).指殿试。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自 嘉祐 中举进士,数为春官所却,至是始获奉大对於庭。” 明 谢谠 《四喜记·紫禁明扬》:“明日该廷试,你兄弟两人可预养精神,以充大对。”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沉筠钱铺》:“二公春闈试后,三月朔 体仁阁 御试,时尚未揭晓,故二十日同赴大对。”

昧死

冒死,不避死罪

昧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奸谀

亦作“奸諛”。1.奸诈谄媚。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多姦諛以取媚,挠法以便佞。”《新唐书·宗室宰相传赞》:“ 林甫 姦諛,几亡天下。” 明 归有光 《上高阁老书》:“谓之理财而财愈乏,谓之治兵而兵愈耗,谓之驭吏而詼诡、佞捷、姦諛、嵬琐者,争先而为谩欺。”

(2).奸诈谄媚的人。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诛姦諛於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宋 王廷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之二:“当日姦諛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发迹锄强》:“时人莫笑无经济,未死奸諛骨已寒。”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潜德幽必彰,姦諛死无逭。”

苏过名句,先君与叔父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藏其一过藏其一名贤良砚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苏过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