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新阁亦虚明,隐显入凭眺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乘的《慧聚杂题·乘初游慧聚到翠屏轩上月华转上方及翠微阁日已晚矣不容他访乃归》

全文:
两月寓昆山,耳目厌烦闹。
饮啄落樊中,多嚬少嬉笑。
岁节簿书稀,慧聚富清峭。
愿偷一日閒,进步访殊调。
石台出神功,殿宇自梁诏。
胜境布高低,虽难亦容造。
平阁翠屏轩,苍然插峰峤。
满眼岁寒物,将迎若盟要。
新阁亦虚明,隐显入凭眺
乾坤指顾閒,孙登一长啸。
迤逦上月华,老碧倚烟奥。
夜半谁有力,负鳌族嵩少。
层层转上方,冰岩隐诸妙。
嵌崆本自然,不凿混沌窍。
方寸有泓泉,清彻宛秦照。
几次菖蒲风,为解众生躁。
别有古道场,数级下移趠。
石佛梦中来,天手造容貌。
于此稍盘桓,平昔恨难到。
欲掷下山筇,尽作雾中豹。
奈何苟禄身,未得从吾好。
他日龙眠山,相期有耕钓。

李乘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虚明

(1).空明;清澈明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唐 杜甫 《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勺园 林水紓环,虚明敞豁。”

(2).指内心清虚纯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 宋 苏辙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清 魏源 《夏夜柬李希廉》诗:“冏在空中影,正如水有鱼。虚明止一性,何辨君与吾。”

隐显

(1).隐没与显现。《荀子·天论》:“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京氏易传》卷下:“仰观俯察在乎人,隐显灾祥在乎天。”《南史·隐逸传上·渔父》:“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今虽未见其画,读诸跋,常觉依稀隐显,都在目中。” 王西彦 《乡下朋友》:“眺望四下碧绿的田野,弯曲如画的溪流,屏障似的远山和散落隐显的村屋。”

(2).特指文义的含蓄和显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 清 龚自珍 《春秋决事比自序》:“考之孤文隻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

(3).偏指含蓄不露。 清 包世臣 《文谱》:“回互激射之法备,而后隐显之义见矣。”

(4).默默无闻和名扬远近。指失意和得意。《北史·儒林传下·刘炫》:“隐显人间,沉浮世俗。”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且先生布素终身,隐显一致,非独令后世师吾俭也。”如:我眼见他们的升沉隐显。

凭眺

居高远望(多指欣赏风景)

李乘名句,慧聚杂题·乘初游慧聚到翠屏轩上月华转上方及翠微阁日已晚矣不容他访乃归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乘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