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林逋山阁偶书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林逋的《山阁偶书》

全文:
绕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轩。
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
吴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属芳荪。
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林逋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林逋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书法作品欣赏
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怡养

(1).和乐。《文选·嵇康<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李善 注引《广雅》:“养,乐也。”

(2).犹保养,休养。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旧唐书·丘和传》:“ 和 时年已衰老,乃拜 稷州 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 宋 林逋 《山阁偶书》诗:“餘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3).犹陶冶。 茅盾 《官舱里》:“‘哦,丝竹是能够怡养性子的。极好,极好!’老先生也郑重地赞叹着。”

栖迟

亦作“ 栖遟 ”。亦作“ 栖遅 ”。亦作“栖犀”。1.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元 虞集 《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 邵燕祥 《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妄)栖迟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

(3).滞留。《后汉书·冯衍传下》:“久栖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栖遅傍洲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愤悒不食,其故夫亦栖迟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圣者》:“海外栖迟又一年,苍茫往事已如烟。”

(4).漂泊失意。 唐 李贺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长寿。”《旧唐书·窦威传》:“昔 孔丘 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僕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嘆。”

避喧

见“避喧”。

亦作“ 避諠 ”。谓避离喧嚣的尘世。 南朝 梁 沉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从宦非宦侣,避世作避諠。”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避喧心已惯,念远梦频成。” 宋 王安石 《寄孙正之》诗:“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明 何景明 《雨后溪园即事》诗:“开径徒怀侣,临流且避諠。”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端州山水》:“有洞有泉,却暑避喧,允为佳胜。”

林逋名句,山阁偶书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