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雍陶晴诗(一作塞路初晴)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雍陶的《晴诗(一作塞路初晴)》

全文: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雍陶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雍陶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书法作品欣赏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胡人

(1) 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2) 泛指外国人

南牧

(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胡马辞南牧, 周 师罢北征。”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序》:“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

(2).到南方去任州官。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序》:“右卫 沉侯 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砚澌冻合愁南牧,缾酒香浓念北邮。”

汉将

汉 代将军。亦借指其他汉族政权的将军。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拥旄为 汉 将,汗马出 长城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 蓟门 谁自北, 汉 将独征西。”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北门

(1).北向的门。《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延安 北门外, 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

(2).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 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 唐 翁绶 《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 ,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3). 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 石林 叶少藴 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

(4).指翰林学士。 明 陈皋谟 《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 西夏 胆,安危深仗北门才。”参见“北门学士”。

(5).指 唐 代禁军的北衙。《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北门”之名由此。《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愿殿下蹔至 玄武门 以副众望。”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6).《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 宛溪 湄。君携 东山 妓,我咏《北门》诗。”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寧无《北门》嘆,要自秉固穷。”

(7).复姓。《左传》有 北门驷 ,《尸子》有 北门子 ,《庄子》有 北门成 。见《通志·氏族三》。

雍陶名句,晴诗(一作塞路初晴)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