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

李复题大圆庵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复的《题大圆庵》

全文:
星郎步履在清禅,雅结新庵赋大圆。
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
浑成独转离诸相,不立中间绝两偏。
闻说毗耶在方丈,众人欲问却茫然。

李复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李复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书法作品欣赏
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譬喻

(1) 比喻,例如

(2) 劝说

也叫阿妈来譬喻他几番。——《警世通言》

河沙

恒河 沙数。佛教以为佛世界如 恒河 沙数,多至不可胜数。见《金刚经·一体同观分》。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谓之为有,则河沙、芥子之説,虚诞难测;谓之为无,则应现感通之事,寻常立验。”后用以形容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福寿比、河沙难算。”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你身登九峯,河沙寿永,指示禪机,檀那跃踊。”

含弘

包容博厚。《易·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孔颖达 疏:“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类之物皆得亨通。”后因指恩德广被,宽厚仁慈。《后汉书·刘恺传》:“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唐 刘禹锡 《请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七章:“拯溺含弘,公何岂弟!”

法界

佛教语。梵语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华严经·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实亦无所入。” 宋 范成大 《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夫此圆成实自性云者,或称真如,或称法界,或称涅槃。”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李复名句,题大圆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