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耨礼,三事并卿尹,执耒有经常

佚名十二时/忆少年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佚名的《十二时/忆少年》

全文:
君天下,万国来王。
玉帛凑梯航。
五风十雨,品物蕃昌。
栖垅有馀粮。
躬千亩、天步龙翔。
化重光。
举祖彝章。
验晨正农祥。
东郊如砥,黛耜御游场。
荐芬芳。
稼穑伫丰穰。
成耨礼,三事并卿尹,执耒有经常
此仪旷绝,行自吾皇。
玉振复金相。
睹九色、流衍仓箱。
洽欢康。
虫鱼皆茂育,戈祋永韬藏。
两闱至圣,辅以股肱良。
祚延长。
寿岳保无疆。

佚名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三事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三公”。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卿尹

指高级官吏。《晋书·庾纯传》:“ 庾纯 字 谋甫 。博学有才义,为世儒宗。郡补主簿,仍参征南府,累迁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歷中书令、 河南 尹……詔曰:‘…… 纯 以凡才,备位卿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至 扬雄 稽古,始范《虞箴》,作卿尹、州牧二十五篇。”

经常

(1) 平时;通常的时候

经常工作

经常开支

(2) 常常;不止一次

他经常上图书馆去

佚名名句,十二时/忆少年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