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勃窣盘跚舞,忽地钩輈格磔飞

文同锦鸡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文同的《锦鸡》

全文:
高原濯濯弄春晖,金碧冠缨彩绘衣。
石溜泻烟晴自照,岩枝横月夜相依。
有时勃窣盘跚舞,忽地钩輈格磔飞
寄语人间用矰缴,瑶台鸾凤好同归。

文同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勃窣

亦作“ 勃崒 ”。1.匍匐而行;跛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乃相与獠於蕙圃,媻珊勃窣上金堤。”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媻跚勃窣,匍匐上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谁言水北无人到,亦有槃珊勃崒行。”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朱文公足疾》:“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

(2).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刘 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 张凭 勃窣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徐震堮 校笺:“勃窣即婆娑之声转。” 金 高士谈 《次韵饮嵓夫家醉中作》:“清新 李白 诗能胜,勃窣 张凭 理最玄。” 康有为 《六哀》诗之二:“大哉《仁学》书,勃窣天为惊。”

(3).犹婆娑。纷披貌。 明 刘基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流苏勃窣垂鏤膺,斒斕驳马騮骆驓。”

(4).犹婆娑。摇曳貌。 姚锡钧 《即事效湘绮楼体》诗:“玄谭帘勃窣,清照水委迤。”

盘跚

亦作“ 盘珊 ”。 1.犹蹒跚。跛行貌;不正貌。 汉 王延寿 《梦赋》:“鬼惊魅怖,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 晋 潘尼 《鳖赋》:“既颠坠於巖岸,方盘跚而雅步。” 宋 范成大 《致一斋述事》诗:“文书烟海困浮沉,不觉盘跚百病侵。” 明 徐渭 《读龙惕书》:“ 渭 小子感先生之忧道,识先生之苦心,虽志气不前,而盘珊思振。”

(2).婆娑貌。 唐 李贺 《瑶华乐》诗:“舞霞垂尾长盘跚,江澄海浄神母颜。” 唐 皮日休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诗之二:“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閒忙。” 前蜀 牛峤 《菩萨蛮》词:“釵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槃跚: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犹蹒跚。行走摇晃不稳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 司马贞 索隐:“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 明 王錂 《春芜记·巧诋》:“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

忽地

忽然;突然

灯忽地灭了

格磔

鸟鸣声。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六:“祗知 秦 塞远,格磔鷓鴣啼。” 宋 曾巩 《李节推亭子》诗:“时花笑婀娜,山鸟吟格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安老爷 心中有事,天还没亮,一觉醒在枕上,听得远寺鐘敲,沿村鸡唱,林鸦簷雀,格磔弄晴。”

文同名句,锦鸡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