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

梅尧臣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全文: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
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
下顾云容容,前溪未可涉。
半崖风飒然,惊鸟争堕叶。
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
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
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
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
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
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
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
自是甘努力,於今无所慑。
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
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梅尧臣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梅尧臣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书法作品欣赏
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汗衣

即汗衫。《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鄢国培 《巴山月》第六章一:“侧面一间小屋里走出一个穿粗布汗衣的中年男人,这是厨师 胡老三 。”参见“ 汗衫 ”。

梅尧臣名句,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