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炽,金鼎烟寒

葛长庚沁园春(赠胡葆元)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葛长庚的《沁园春(赠胡葆元)》

全文:
要做神仙,炼丹工夫,亦有何难。
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炽,金鼎烟寒
奼女乘龙,金公跨虎,片晌之间结大还。
丹田里,有白鸦一个,飞入泥丸。
河车运入崑山。
全不动纤毫过玉关。
把龟蛇乌兔,生擒活捉,霎时云雨,一点成丹。
白雪漫天,黄芽满地,服此刀圭永驻颜。
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葛长庚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葛长庚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炽,金鼎烟寒书法作品欣赏
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炽,金鼎烟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阳来复

古人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每年至夏至日,阳气尽而阴气始生;至冬至日,则阴气尽而阳气开始复生,谓之“一阳来復”。见《易·复》 孔颖达 疏。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之二:“伏以四序密移,一阳来复,气验管灰之应,官书云物之占。” 元 侯克中 《春前一日》诗:“岁月催人不易禁,一阳来復又成临。”

玉炉

亦作“ 玉鑪 ”。 1.熏炉的美称。 唐 胡杲 《七老会》诗:“霜鬢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后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玉鑪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裊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鈿。”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2).道家炼丹炉。 唐 吕岩 《敲爻歌》:“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七:“摆撼乾坤金剑吼,烹煎日月玉炉红。”

火炽

(1).火势炽盛。 汉 王充 《论衡·论死》:“火炽而釜沸,沸止而气歇。” 宋 李觏 《寄祖秘丞》诗:“去年仲夏后,盛暑若火炽。”

(2).比喻使人情绪激动。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哦,这是一个极为火炽的惊心动魄的日子!”

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葛长庚名句,沁园春(赠胡葆元)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