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踌

罗隐寄窦泽处士二首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罗隐的《寄窦泽处士二首》

全文:
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踌
牢山道士无仙骨,却向人间作酒徒。

罗隐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罗隐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踌书法作品欣赏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鳌背

亦作“鰲背”。借指大海。 唐 刘禹锡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诗:“烟开鰲背千寻碧,日凉鲸波万顷金。”

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白榆

(1).白皮的榆树。《诗·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毛 传:“枌,白榆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榆》:“ 邢昺 《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榔榆数者而已。’”

(2).指白榆树的皮。 唐 岑参 《轮台即事》诗:“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3).指星。《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 香炉 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唐 薛逢 《天上种白榆赋》:“象帝之先,种白榆於自然,布歷歷之真质,遍高尚之远天。”

槎客

(1).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载,传说天河与海通。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有人乘之去十余日,至一城,见一丈夫在河边饮牛,便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后至 蜀 ,问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槎客”即此乘槎泛天河之人。

(2). 清 海宁 人 吴骞 字“槎客”。 吴 有书五万卷,筑 拜经楼 藏之。 傅增湘 《藏园群书题记·校<北梦琐言>跋》:“有《北梦琐言》一帙,缮録工雅,有 红药山房 、 拜经楼 、 海寧 杨 氏诸印,卷首有‘ 宋 本’、‘乙’二印,审是 槎客 所鈐。”按,传说 汉 使 张骞 曾乘槎穷 河 源,故 吴 以 槎客 为其字。

踟踌

犹踟蹰。犹豫不决貌。

罗隐名句,寄窦泽处士二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