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林光朝痴顽不识字歌许歌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林光朝的《痴顽不识字歌许歌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

全文:
平生读书,如风过耳。
岁月共流转,如磨复如蚁。
一如人嚼蜡,而不见其味。
又如弄孤杵,连夜不成米。
又如过羊肠,十步复一止。
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见君诗,舌如黐,愧我为人师。
怪怪奇奇,如悬崖万仞龙盘古树枝。
又如生马不施鞚而驰,又如锦苔封漫岘山千堕泪碑。
又如玉关客,血上老犀衣。
卢仝孟郊骨已朽,眼睛头颅何人相传授。
与君往还岁月久,比来春负入我牖,便觉岩前草木件件有生意。
跨蹇驴,出古寺,欲访子云问难字。

林光朝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林光朝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书法作品欣赏
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年头月尾

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一是

(1).一概。《宋史·选举志六》:“ 度宗 咸淳 六年,命参酌旧制,凡文武官一是以公勤廉恪为主。”

(2).谓一切。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昨得手札,属治心学,敬悉一是。”

(3).犹言统一的标准。《宋史·食货志上一》:“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於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明史·刑法志一》:“律所不载者,则听之於敕,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

(4).全凭。《儒林外史》第十回:“央媒拜允,一是二位老爷拣择。”

咄咄

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

咄咄怪事

痴顽

亦作“痴顽”。1.谓藏拙,不合流俗。 唐 王建 《昭应官舍》诗:“痴顽终日羡人閒,却喜因官得近山。”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二:“古言忍字似而非,独有痴顽二字奇。”

(2).愚蠢顽劣;愚蠢无知。有时亦用作谦词。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大姐,孩儿痴顽,待打时你駡几句,待駡时你处分咱。”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蝇最痴顽,无毒牙利嘴,而其搅人尤甚。”《红楼梦》第一回:“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諦听。”

识字

认识文字

林光朝名句,痴顽不识字歌许歌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