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岂为荣身计,何必三公要黑头

姚勉用栾魁声道寄李后林韵寄声道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姚勉的《用栾魁声道寄李后林韵寄声道》

全文:
一叶梧桐唤动秋,分投閒散亦无邮。
超逾未羡诏金马,迟钝不妨骑土牛。
天爵夐殊人爵贵,伪心那似德心休。
读书岂为荣身计,何必三公要黑头

姚勉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姚勉读书岂为荣身计,何必三公要黑头书法作品欣赏
读书岂为荣身计,何必三公要黑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身计

(1).生计。 唐 方干 《客行》诗:“乡心日落后,身计酒醒时。”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箇身计。”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

(2).为自身打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求道者,身计也;惜费者,国谋也。身计国谋,不可两遂。”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人生五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驥伏櫪,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黑头

最早由包公的饰演者以黑脸出现而得名,后来泛指大花脸这种戏曲角色

姚勉名句,用栾魁声道寄李后林韵寄声道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