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甑堕犹坚守,八柱唇亡不耐愁

刘壎挽蜀帅张公珏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壎的《挽蜀帅张公珏》

全文:
玉垒云浮五十秋,关西虓将勇无俦。
三吴甑堕犹坚守,八柱唇亡不耐愁
沪水捷收劳骠褭,夔门机伏失兜鍪。
吾君不负吾宁死,遗恨谁怜快敌雠。

刘壎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三吴

(1).地名。 晋 指 吴兴 、 吴郡 、 会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水》:“ 永建 中, 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 会稽 )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 ,以东为 会稽 。 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 三吴 ’。 吴兴 、 吴郡 , 会稽 其一焉。”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 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军, 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吴兴 、 吴郡 、 丹阳 。《通典·州郡十二》:“ 苏州 , 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 、 丹阳 为 三吴 。 齐 因之。 陈 置 吴州 。 隋 平 陈 ,改曰 苏州 。 煬帝 初,復曰 吴州 ,寻为 吴郡 。大 唐 为 苏州 ,或为 吴郡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师振则 三吴 安,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苏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马光 《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诗:“ 三吴 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4).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金 刘致君 《鹧鸪天》词:“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 清兴入淋浪。”

甑堕

《后汉书·郭太传》:“﹝ 孟敏 ﹞客居 太原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以“甑堕”谓破败。 宋 陆游 《书逆旅壁》诗:“功名已甑堕,身世真瓦裂。”

坚守

不顾攻击、危险或艰难任务的重担,具有持久的刚毅和决心来把握或坚持

坚守岗位

八柱

(1).古代神话传说,地有八柱,用以承天。《楚辞·天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王逸 注:“言天有八山为柱。” 洪兴祖 补注:“《河图》言, 崑崙 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唐 柳宗元 《天对》:“完离不属,焉恃夫八柱!” 王闿运 《愁霖赋》:“八柱损高,天池谢川。”

(2).比喻能为国家扶颠持危的栋梁之才。 唐 颜真卿 《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傅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家崇八柱之勋,地半三分之业。”

不耐

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刘壎名句,挽蜀帅张公珏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