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尺箠鞭羌雏,智名勇功付壮夫

洪迈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洪迈的《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全文:
建安少年请缨客,横槊赋诗两无敌。
辞家去作入彀英,气拂天狼夜无迹。
庙堂尺箠鞭羌雏,智名勇功付壮夫
引弓没羽世自有,敢闻上策当何如。

洪迈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庙堂

(1) 庙宇

(2) 指朝廷

尺箠

1.短鞭。 宋 苏轼 《两桥·西新桥》诗:“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布按二司官》:“今则导以尺箠策马带眼纱,与京师幕寮无异矣。”

2.谓严刑峻罚。 明 高攀龙 《<嵩台集>后序》:“故民之于公,必有肃然而不敢犯之心。此肃然而不敢犯之心,岂得之尺箠间哉?”

3.比喻御事的权力。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诗:“莫轻 龚遂 老,君王付尺箠。”

4.喻少数兵力。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苟能顺其势,虽尺箠可以夷之,而况 灵武 之众乎!”

智名

谓有智谋的名声。《孙子·形》:“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杜牧 注:“胜于未萌,天下不知,故无智名。”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为无为》:“勇功见而与天违,智名兴而与道反。动而民悦者,劳而德小;为而民喜者,为而恩少。”《晋书·杜预传》:“南土歌之曰:‘后世无叛由 杜翁 ,孰识智名与勇功。’” 宋 秦观 《崔浩论》:“ 司马迁 以为无智名无勇功,可谓有道之士也。”

勇功

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孙子·形》:“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宋 秦观 《崔浩论》:“ 司马迁 以为无智名,无勇功,可谓有道之士也。”

壮夫

(1).豪壮之士,豪杰。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信而见疑,贞而见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唐 唐彦谦 《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作》诗:“报国捐躯实壮夫, 楚 囚垂欲復神都。”《前汉书平话》卷上:“元是寒门一壮夫,穷通文武有规模。”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 沉砺 《偶成》诗:“壮夫事业将何有,竖子功名不足多。”

(2).成年人;壮健的人。 唐 韩愈 《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年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宋 苏轼 《书杭州上执政书》之一:“譬如衰羸久病之人,平时仅自支持,更遭风寒暑热之变,便自委顿。仁人君子,当意外将护,未可以壮夫常理期也。” 陈衍 《辽诗纪事·张元》:“乃礱大石刻诗其上,使壮夫拽之于通衢,三人从后哭之,欲以鼓动二帅。”

洪迈名句,送瓯宁魏生赴武举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