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毛奇龄打虎儿行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毛奇龄的《打虎儿行》

全文: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
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
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着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
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
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
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
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
我所思,打虎儿。

毛奇龄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儿啼

(1).小孩啼哭。 汉 贾让 《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

(2).谓声似小孩啼哭。《史记·循吏列传》:“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3).即儿啼帖。《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晋 束晳 《近游赋》:“书儿啼於客堂,设杜门以避吏。”

向风

(1).临风;迎风。《楚辞·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向风长叹息,断絶我中肠。” 明 陈子龙 《过酥溪水深不可涉》诗:“纂纂枣垂雨,离离苗向风。”

(2).谓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学问。 南朝 梁 陆倕 《石闕铭》:“於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乡时,士子向风,不远千里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归依;仰慕。 汉 贾谊 《过秦论》:“天下之士,斐然嚮风。”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令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噶尔丹 自是不敢窥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鲁克部,相继嚮风入贡。”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风,争欲效之。”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打虎

猜谜。《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 相于廷 道:‘脱不了咱两个人,怎行令?喒打虎罢。我説你打,你説我打,喒一递一个家説。’”

虎路

虎落。《文选·扬雄<羽猎赋>》:“尔迺虎路 三嵕 以为司马,围经百里而为殿门。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路,音落。” 刘良 注:“虎落,以竹为藩落也。 三嵕 ,山也,言围落此山,其经百里也。”参见“虎落”。

毛奇龄名句,打虎儿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