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拖地光白毫,青童后随牟彭乔

乾隆十六应真歌题唐人画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十六应真歌题唐人画》

全文:
汤汤渤澥云天寥,古先生此为游遨。
龙伯海若夷儿曹,执圭鞠𦜕纷趍朝。
天吴前导悬旌飘,持杖荷拂遑辞劳。
入水不溺趺坐牢,髡帣蟹族承裾绦。
连行据背骑文鳐,俯视直彻万丈涛。
有鱼小首不目逃,卓立背者笠棕毛。
渡杯偶后曲录腰,笑谓前我讵我骄。
之而颊𩑔腾长蛟,指挥如意无鞭敲。
和南磬折心枯焦,袈裟风拂披七条。
一□昂首悲且翘,何不可度以手招。
倚柏一晌聊逍遥,翻却公案谁訾謷。
眉毛拖地光白毫,青童后随牟彭乔
伯呼仲诺比漆胶,神龟在手非卜繇。
伛偻杖锡苍崖坳,持果相馈来猿猱。
肩随蹀步意陶陶,吾宗机示成神交。
大胸出目𧴁兮獒,徐行驱走如羊羔。
念珠百八三藏包,忘言纵目穷青霄。
绘事妙诣真神超,楞伽贯休名未标。
飞白得之子云萧,以书通画妙义苞。
金刚四句偈不殽,弥勒楼阁珠林高。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眉毛

眼眶上缘长的毛

地光

地震前的闪光

白毫

(1).白毛。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鬚垂委地。”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餘。”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桂》:“叶彩碧髓出,花状白毫蕤。”

(2).见“ 白毫相 ”。

(3).泛指白色的光芒。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4).指毛笔。 宋 黄庭坚 《林为之送笔戏赠》诗:“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青童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乾隆名句,十六应真歌题唐人画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