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忽开豁,下有布水台

王士祯开先瀑布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开先瀑布》

全文:
神龙擘空冥,飒沓双峡开。
青天露鳞甲,白昼行风雷。
峡偪不得逞,掉尾扬其颏。
千仞忽开豁,下有布水台
尝闻龙奋迅,三昧何雄哉。
谁能一钵盛,终古相喧豗。
夜来雷雨怒,大石为崩摧。
龙游引九子,烟雾纷徘徊。
伟矣南宫书,破壁镵崔巍。
有语不敢吐,以俟冠古才。

王士祯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开豁

(1).形容思想或胸怀开阔。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夫其明济开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杰。”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红楼梦》第一二○回:“太太这么一想,心里便开豁了。”

(2).解除;消除。 唐 李白 《赠别从甥高五》诗:“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3).形容空间开阔明朗。 宋 范成大 《早发周平驿过清烈祠下》诗:“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 元 迺贤 《李老谷》诗:“峯迴稍开豁,夕阳散微影。”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二计划》:“自 襄阳 以上,皆为山国;其下以至 沙洋 ,则为广大开豁之谷地。”

(4).谓使思想、胸怀开阔。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

(5).通晓明白。 宋 韩维 《次韵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缸。”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邻有一染匠,常往听讲,久之,忽大悟曰:‘元来世间道理如此。’自是聪明开豁,遂能诗文,不復为匠。” 明 张居正 《进讲章疏》:“皇上万几有暇,时加温习,庶旧闻不至遗忘,新知日益开豁。”

(6).谓对他人的罪名或过失予以开脱并宽免。《水浒传》第三六回:“知县自心里也有八分开豁他,当时依准了供状,免上长枷手杻,只散禁在牢里。”《荡寇志》第八*九回:“如今他已不敢强了,姊姊开豁了他罢。”《清史稿·食货志一》:“又以 徽州 、 寧国 、 池州 三府世僕捐监应考,常为地方所訐控,上諭:‘此等名分,总以现在是否服役为断。如年远文契无考,著即开豁。’”

布水

瀑布。 唐 李邕 《嵩岳寺碑》:“菱镜漾於玉池,金虬飞於布水。”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今日游 白水佛跡山 ,山上布水三十仞,雷辊电散,未易名状。”

王士祯名句,开先瀑布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