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瑞峰前,一火白拈贼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全文:
十二瑞峰前,一火白拈贼
佛面夜叉心,是何等相识。
烧香供养,使自知非,剪月初无陷虎*机。

释绍昙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释绍昙十二瑞峰前,一火白拈贼书法作品欣赏
十二瑞峰前,一火白拈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一火

(1).一点灯光或火光。 唐 项斯 《江村夜泊》诗:“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元 揭徯斯 《小孤山次韵》:“天昏一火明山半,石底犹疑有雷电。”

(2).一把火。 唐 吴融 《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 咸阳 一火便成原。”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把这叛徒家里的人斩尽杀绝,把这叛徒的住宅一火而焚!”

(3).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青城斋宫》:“诸军有紫巾緋衣素队约千餘人罗布郊野,每队军乐一火。”

(4).同“ 一伙 ”。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旧唐书·僖宗纪》:“若诸军全捕得一火草贼,数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将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

白拈贼

徒手盗物而不留形迹者。禅宗借以指打消学人妄想执着于无形中的高僧。《景德传灯录·临济禅师》:“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便打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后 雪峯 闻,乃曰:‘ 临济 大似白拈贼。’”

释绍昙名句,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