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河大段阅疏宣,回跸于兹驻宿便

乾隆新衙门行宫杂咏书怀·其一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新衙门行宫杂咏书怀·其一》

全文:
团河大段阅疏宣,回跸于兹驻宿便
四壁多存奉銮句,不禁举目便凄然。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大段

(1).大部分。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乳皮﹞下汤又研,亦下冷水,纯是好酥。接取,作团,与大段同煎矣。”大段,指抨酥时所得的大量酥油。 宋 陈师道 《后山丛谈》卷一:“ 邢 洛 之北,游骑侵掠。 大名 东北县分,老小大段惊移。”

(2).形容数量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夫我竭此大段心思,不可不谓经营惨澹,而人莫之则傚者,其故何居?”

(3).重要的;主要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后有大段事,勿与少年郎议之。”《朱子语类》卷十三:“世事无时是了,且拣大段,无甚紧要底事,不要做。”

(4).犹大略,大体。《朱子语类》卷三:“道家修养有这説,与此大段相合。”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上自王公贵人,下至妇人女子,每谈禪拜佛,无不洒然色喜者,然大段有二:血气已衰,死生念重……而藉手苦空之教,冀为异日轮迴之地。”

(5).犹言十分。 宋 范仲淹 《与指使魏佑书》:“ 偃师 七郎抛却母,必是大段不易。” 宋 苏轼 《答王定国书》:“如国手棋,不须大段用意,终局便须赢也。”《朱子语类》卷四九:“如 子贡 在当时想是大段明辨,果断通晓事务,歆动得人。”

(6).较长的段落。 张庚 《向<十五贯>的成功经验学习》:“大段的唱减少了;无论在舞台上或本子上,看起来都感觉得非常简练易懂。”

(7).谓绣缎。段,通“ 缎 ”。 清 梅曾亮 《礼部尚书李公墓碑》:“十六年大考,赏大段,迁赞善中允,任 贵州 学政。”

回跸

指帝王返驾回宫。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 英 法 兵退至 天津 ,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于兹

(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孔 传:“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

(2).于今,至今。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晋 潘岳 《怀旧赋》:“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唐 韩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

(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 颜师古 注:“于兹,犹言今兹也。”

吁嗟;叹息。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设谤木,於兹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执銓以平,御烦以简。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復存於兹。”

驻宿

驻扎歇宿。 徐珂 《清稗类钞·兵刑·御营》:“御营之前,扈从诸臣不得驻宿。”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沉思和凝视》:“先前,那些穿军衣的男女青年驻宿在那里,变成一个异常热闹的地方,早晚都是一片歌声。”

乾隆名句,新衙门行宫杂咏书怀·其一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