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何势转微,未足沾一指

乾隆夜雨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夜雨》

全文:
海云傍晚浓,春风静以止。
二麦望甘膏,作阴亦可喜。
况复灾伤后,民艰得亲视。
鸠形鹄面者,孰非予赤子。
纵难博施济,岂可听流徙。
惟赖天赐丰,调幕惭上理。
武帐那能眠,漏下三鼓已。
初聆淅淅鸣,旋见绥绥委。
益麦更宜禾,私心幸自揣。
无何势转微,未足沾一指
虚掷今宵望,适足增愁耳。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无何

(1) 不久;很短时间之后

亡何国变。(亡通“无”。)——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无何他二人就言归于好

(2) 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自觉无何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一指

(1).一个指头。《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宋 苏辙 《御风辞》:“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

(2).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 汉 王充 《论衡·程材》:“直言一指,触讳犯忌。”《晋书·苻生载记》:“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 晋阳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店主人往外一指,説:‘那不是他们脚上的伙计们回来了?’”

(3).《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 晋 潘岳 《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於一指。”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於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繫,穷通不足以滑和。”参见“一指马”。

(4).一个宗旨。《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

乾隆名句,夜雨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