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

陈维崧秣陵怀古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秣陵怀古》

全文:
红板桥头,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曾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细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
悠悠,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陈维崧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陈维崧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书法作品欣赏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宁王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受命曰寧王。” 孙星衍 疏:“ 郑 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 郑 注云‘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云‘ 周公 谓 文王 为寧王, 成王 亦谓 武王 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 文王 ,“寧”当作“文”。参阅 曾运乾 《尚书正读》。

(2).指 唐 李宪 。 睿宗 长子,封 宁王 。善音律。死后, 玄宗 封为 让皇帝 。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 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寧王 。”

(3). 明 朱权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宁 ,称 宁王 。自号 臞仙 ,又称 涵虚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玉笛

(1).玉制的笛子。《西京杂记》卷三:“ 秦 咸阳宫 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隐相次,息亦不见,名曰:昭华之琯。”

(2).笛子的美称。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辛弃疾 《临江仙·醉宿崇福寺》词:“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视牀头乐具毕备,遂取玉笛请为翁寿。”

(3).指笛声。 明 高濂 《玉簪记·情见》:“听玉笛惊春怨,此际愁肠千万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石学仙 《过故居》诗:“风迴玉笛夕阳斜,谁傍山阳谱落花。”

贺老

(1).指 唐 贺怀智 。 唐 天宝 末乐工,善弹琵琶,世称 贺老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清 吴伟业 《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 贺老 一歌常月下, 泰孃 双桨即门前。”

(2). 唐 代诗人 贺知章 的尊称。 唐 张祜 《偶题》诗:“唯恨世间无 贺老 , 謫仙 长在没人知。”

箜篌

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陈维崧名句,秣陵怀古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