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

梅尧臣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全文: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
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
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
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
屈性兹不能,他时冀来及。

梅尧臣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梅尧臣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书法作品欣赏
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金粟

(1).钱和粮谷。《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竟(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筑之用,金粟与城齐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则有其名,关市之榷,摭实尽无其物。”

(2).“ 金粟如来 ”的省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堂悬 金粟 像,门枕御沟泉。” 宋 张元干 《西江月·和苏庭藻》词:“且作大真游戏,未甘 金粟 龙钟。”

(3).桂花的别名。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故称。 宋 范成大 《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岩观下岩桂盛开复檥石湖留赏一日赋两绝》之一:“金粟枝头一夜开,故应全得小诗催。” 明 徐霖 《绣襦记·闻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乱开,美人玉纤轻折采。”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应共荷花斗靚妆。”

(4).黄色花蕊。 宋 梅尧臣 《梅花》诗:“坠萼谁将呵在鬢,蕊残金粟上眉虫。”

(5).比喻灯花、烛花。 唐 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黄里排金粟,釵头缀玉虫。” 明 刘基 《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诗:“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清 许光治 《阅金经·烛花》曲:“絳蜡银荷拥,翠盘金粟丛。”

(6).首饰名。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晃如金粟,灿若银烛。”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鈿筐交胜金粟。” 华锺彦 注:“鈿筐、金粟,皆头饰也。”

(7).山名。在 陕西省 蒲城县 东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 玄宗 尝謁 桥陵 ,至 金粟山 ,覩岗峦有龙盘凤翔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三·蒲城县》:“ 金粟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

(8).后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诗之十:“ 鼎湖 龙作雨, 金粟 鸟呼风。”

寄谢

(1).传告,告知。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宋 陆游 《醉眠》诗:“寄谢敲门人,予方有公事。”

(2).犹答谢;报答。《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妾一身所有,皆出皇上所赐。只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以此寄谢圣恩,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约。”

何暇

(1).哪里有闲暇。 三国 魏 韦曜 《博弈论》:“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2).引申为哪里谈得上。《庄子·人间世》:“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宫闕之下,虽壅之以黑坟,暖之於春日,犹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晋 卢谌 《赠崔温》诗:“苟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誉?”

(3).犹岂但。《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十八》:“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慧!茀又将见矣。” 吴则虞 集释引 于鬯 云:“何暇,语助,若言‘岂但’。” 汉 刘向 《新序·杂事》:“ 孟尝君 曰:‘先生老矣……’ 楚丘先生 曰:‘噫!将我而老乎?噫!将使我追车而赴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

梅尧臣名句,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