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连晓夕,瘴疠满冬秋

沈佺期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沈佺期的《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全文:
两京多节物,三日最遨游。
丽日风徐卷,香尘雨暂收。
红桃初下地,绿柳半垂沟。
童子成春服,宫人罢射鞴。
禊堂通汉苑,解席绕秦楼。
束皙言谈妙,张华史汉遒。
无亭不驻马,何浦不横舟。
舞籥千门度,帷屏百道流。
金丸向鸟落,芳饵接鱼投。
濯秽怜清浅,迎祥乐献酬。
灵刍陈欲弃,神药曝应休。
谁念招魂节,翻为御魅囚。
朋从天外尽,心赏日南求。
铜柱威丹徼,朱崖镇火陬。
炎蒸连晓夕,瘴疠满冬秋
西水何时贷,南方讵可留。
无人对炉酒,宁缓去乡忧。

沈佺期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连晓

通宵;整夜。 唐 姚合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十六:“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瘴疠

亦作“ 瘴厉 ”。1.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北史·柳述传》:“ 述 在 龙川 数年,復徙 寧越 ,遇瘴癘死。”《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未几,瘴癘疾作,帝命尚医诊视,遣近臣临议用药。” 清 钱谦益 《继妻江氏》:“哀矣流人……六年瘴癘,初何意于生还。” 苏曼殊 《绛纱记》:“相传山神下降,祭之终年可免瘴癘。”

(2).指瘴气。 唐 杜甫 《闷》诗:“瘴癘浮三 蜀 ,风云暗百蛮。”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他到任月餘,躭着疾病,多应是少年的人,不禁瘴厉侵染之故。” 明 徐渭 《梅赋》:“风颷撼之而不动,瘴癘攻之而罔颠。”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久旱的泥土上从垃圾堆里、野草丛里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闷热的瘴疠气味,不住地向 柏堂 的鼻子管里吹扑。”

沈佺期名句,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