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百世尚兴起,况居桑梓亲磨研

高德游长歌行送王仲仪学正归新安(原注时仲仪下第)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高德游的《长歌行送王仲仪学正归新安(原注时仲仪下第)》

全文:
酌君以万斛玻瓈船,君言不如名山大川穷锼镌。
赠君以九节珊瑚鞭,君言不如清风明月不用钱。
新安山水天下壮,形势突兀隔云烟。
上有摩空之层巅,下有瀑布之飞泉。
储精毓秀自太古,真元会合生大贤。
六经启秘四书出,孔道日月行中天。
闻风百世尚兴起,况居桑梓亲磨研
皇元太平四十年,车书混一同中边。
兴贤有诏表朱学,文体一变无颇偏。
往年鹤书上天府,二十八宿如珠连。
我时材疏偶见黜,坐看公等如升仙。
礼闱擢秀惜不与,念子健笔空如椽。
天将有意降大任,故使穷困志益坚。
大鹏南翔息六月,长鲸东去吸百川。
新生桂枝尽堪折,旧传杨叶亦可穿。
要须明经拾青紫,且共苦学攻丹铅。
天门射策谁第一,大明殿上听胪传。

高德游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闻风

(1).听到音讯或传闻。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四夷闻风失匕筯,天子受贺登高楼。”《前汉书平话》卷上:“灭 楚 以来,四海安寧,民皆快乐,万里闻风,一鼓而收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间,闻风逃遁,真真是无上的耻辱。”

(2).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 老孙头 也闻风来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斋 是从小河边上来,也是到处闻风的。”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兴起

因感动而奋起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磨研

细磨。亦指磨研至损。 五代 齐己 《谢人墨》诗:“只应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磨研清且厉,玉瑟鸣风牖。”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李廷珪墨》:“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数渍一宿,然后磨研,乃不伤研。”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题二世琅琊台石刻诗》:“岂有鬼神护,得免列缺鞭。良由选石精,岁月无磨研。”

用石磨研碎。迷信传说阴司惩治恶鬼的一种酷刑。《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若是甚么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恶趣,当真就像那亡过的人在那里受苦一般,哭声震地,好不悽惨!”

高德游名句,长歌行送王仲仪学正归新安(原注时仲仪下第)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