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聚国脉壮,吏良民瘼痊

高斯得次韵方泳道见寄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高斯得的《次韵方泳道见寄》

全文:
延首浙河外,浮氛翳青天。
下有豺与贙,纷其集中田。
况复直岁祲,蒿莱莽连阡。
民流入他郡,百进而无人烟。
咨予忝观风,七州命所悬。
驻车问疾苦,入耳潸潸然。
期令万苍黔,生意春无边。
一网猎群饕,其敢诿力绵。
天王自圣明,疑旒蔽其前。
曰此何罪辜,百诬饮贪泉。
奉使既不称,还印归民编。
南窗可笑傲,双溪恣流连。
不贪金门步,不慕东壁躔。
但愿紫皇寤,赤子逃烹煎。
贤聚国脉壮,吏良民瘼痊
臣虽就九死,没齿无怨言。
方子远投赠,厉我弥贞坚。
枯木已无心,安能被朱弦。
江水徜可楫,吾其剑西川。

高斯得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高斯得贤聚国脉壮,吏良民瘼痊书法作品欣赏
贤聚国脉壮,吏良民瘼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国脉

见“国脉”。

亦作“国脉”。国家的命脉。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脉永。” 宋 陈亮 《廷对策》:“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 孙中山 《救国之急务》:“在内则有南北交争,在外则有强邻危我国脉,故万不能不采一有力之方法以救吾国也。”

民瘼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高斯得名句,次韵方泳道见寄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