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楷昔曾宗李氏,缙绅今尽说阳城

胡仲弓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

全文:
此举朝廷系重轻,先生直以去为荣。
但令天下无邪*党,不愿吾曹有令名。
模楷昔曾宗李氏,缙绅今尽说阳城
是非公论从来定,少待前头风浪平。

胡仲弓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胡仲弓模楷昔曾宗李氏,缙绅今尽说阳城书法作品欣赏
模楷昔曾宗李氏,缙绅今尽说阳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模楷

楷模;榜样

缙绅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缙绅大夫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缙绅士大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阳城

(1).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李善 注:“ 阳城 、 下蔡 ,二县名,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 李商隐 《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 阳城 十万家。”

(2).古城楼名。《文选·左思<蜀都赋>》:“结 阳城 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刘逵 注:“ 阳城 , 蜀 门名也。”

(3).山名。《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杨伯峻 注:“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俗名曰 城山岭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胡仲弓名句,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