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一心敬奉三教

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全文:
蔬圃莲池药阑,石田茅屋柴关。
俺这里花发的疾,溪流的慢,绰然亭别是人间。
对着这万顷风烟四面山,因此上功名意懒!。
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
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
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昨日颜如渥丹,今朝鬓发斑斑。
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断送了古人何限?只为天地无情乐事悭,因此上功名意懒!。
郭子仪功威吐蕃,李太白书骇南蛮。
房玄龄经济才,尉敬德英雄汉,魏徵般敢言直谏。
这的每都不满高人一笑看,因此上功名意懒!。
苫茅屋白云数间,睡芸窗红日三竿。
远近村,高低涧,把人我是非遮断。
阆苑蓬莱咫尺间,园此上功名意懒!。
万言策长沙不还,六韬书云梦空叹。
只为他进身的疾,收心的晚,终不免有许多忧患。
见了些无下梢从前玉笋班,因此上功名意懒!。
笔砚琴书座间,松筠梅菊江于。
欢有余,春无限,绰然亭只疑在天上。
万事无心一钓竿,因此上功名意懒。
寄阅世道人侯和卿。
披一领熬日月耐风霜道袍,系一条锁心猿拴意马环绦。
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一心敬奉三教
休指望做神仙上九霄,只落得无是非清闲到老。

张养浩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张养浩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一心敬奉三教书法作品欣赏
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一心敬奉三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对

(1).表数量。一双。 唐 皮日休 《重元寺双矮桧》诗:“应如 天竺 难陀寺 ,一对狻猊相枕眠。”《宣和遗事》前集:“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也来堤上歇凉。”《金**梅词话》第四回:“看见他一对小脚穿着老鸦缎子鞋儿。”

(2).表数量。一套,用以称衣服。 宋 欧阳修 《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臣伏蒙圣慈,以臣入院,特赐衣一对,金带一条,金镀银鞍轡马一匹者。”

(3).称夫妻两人。《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 徐信 和它做了一对夫妻上路,直到 建康 。”《水浒传》第一○四回:“适纔曾合过来,铜盆铁帚,正是一对儿夫妻。” 杨朔 《春子姑娘》:“我望望她,又望望她表兄弟那宽阔的背影,觉得这两人配在一起,倒是天生的一对儿。”

(4).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红楼梦》第二六回:“从镜后转出两个一对儿十五六岁的丫头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有叫局的,他姊妹两个总是一对儿同来,却只算一个局钱。”

圣僧

(1).佛教称已证正果的高僧。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扬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只少箇圆光,便似圣僧模样。” 明 唐寅 《漫兴》诗之九:“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济颠化缘疏》:“ 济颠 乃圣僧, 宋 时累显圣於吾 杭 湖山间。”

(2).白杨梅的别称。 苏轼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王十朋 注引 宋 曾公衮 曰:“按《杭州图经》云, 杨梅坞 在南山 近瑞峯 ,杨梅甚盛,有红白二种,今 杭 人呼白者为圣僧梅。”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扬州 人呼杨梅为圣僧。”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敬奉

(1) 虔诚地供奉神佛

敬奉神明

(2) 恭敬地送上

敬奉锦缎一匹

三教

(1). 汉 儒谓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称为“三教”。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唐 牛肃 《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张养浩名句,【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