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桂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早桂原文

玉华古名寺,育桂特标奇。

乳窦淙细泉,蟠根于以滋。

偶来云外赏,乍睹月中姿。

茏葱密叶间,开此三两枝。

垂粟尚未丹,含韵偏葳蕤。

山风过寺墙,冷芬殊可披。

不辨六月杪,恰如仲秋时。

地灵夺天工,神妙乃若斯。

指似江南人,为我别然疑。

诗词问答

问:早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早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三

参考注释

玉华

(1).最精美的玉。《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王逸 注:“言己修善弥固,手乃杖执美玉之华,带明月之珠。” 隋 卢思道 《劳生论》:“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跡。”

(2).指最美的玉佩。《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嘉之,赐以左佩玉华。” 郭璞 注:“玉华之佩,佩之精也。”

(3).指纯洁如玉的白花,多指菊、梅等。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唐 张贲 《和鲁望白菊》:“雪彩冰姿号玉华,寄身多是地仙家。” 宋 方岳 《梦寻梅》诗:“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4).指道家谓服之可以长生的玉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鹿皮公 吞玉华而流虫出尸。” 清 周亮工 《今夕歌宿郎山吕正始天咫楼作》:“吞玉华兮舞翠翘,服霜散兮上云霄。”

(5).仙女名。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紫阳仙子 名 玉华 ,珠盘承露饵丹砂。”《云笈七籤》卷四六:“玉童侍卫, 玉华 扶生。”

(6).比喻才德。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六宫眷属,诸王昆弟,皆智慧庄严,玉华松茂。”

(7).比喻秀出的子弟。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 伯鸞 德耀 贤夫妇,见説宜家。见説宜家,庭砌森森长玉华。” 清 金农 《人日寄小侄》诗:“千里归情觉晏眠,何时接手玉华前。”

(8).道教语。称鬓发。《黄庭内景经·若得章》:“云仪玉华侠耳门。” 梁丘子 注:“云仪、玉华、鬢髮之号。”

乳窦

(1).石钟乳洞。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旋渊抱星汉,乳竇通海碧。” 宋 陆游 《寄隐士》诗:“乳竇寒犹滴,巖扉夜不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一》:“秉炬东南入,乳竇初隘,渐进愈宏放。”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松炬厌明灭,乳竇惊青红。”

(2).泉眼。 唐 元结 《说洄溪招退者》诗:“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竇流清泉。” 清 姚鼐 《虎跑泉观东坡诗刻》诗:“神功虎穴作龙湫,乳竇 杭州 与 润州 。”

蟠根

(1).谓根脚盘曲深固。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一:“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

(2).指盘曲的根。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时菴傍有石,冒土而奋,如蟠根丛萌,欲发而尚鬱者。”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蟠根百尺穿地肺,直干十丈遮天光。”

于以

(1).犹言于何。在何处。《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2).犹言于何。用什么。《诗·邶风·击鼓》:“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

(3).犹言至于。《文选·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国语》云‘至于玄月’也。”

(4).犹是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御幄立而天开,教场平而霜劲。雷动风行,千骑万乘,于以威八荒,于以安百姓。”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观其日之始也……龙吐焰而氛霾荡尽,乌腾晶而魑魅潜藏。于以瑞呈五色,于以明列三光。”

因此;是以。 明 方孝孺 《祭王文节公》:“先生平生大节因得陈於殿陛,而达於旒扆之前。於以有学士之赠,於以有文节之謚。”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月中

每月的中间几天

茏葱

青翠茂盛

三两

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尚未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委顿;委靡不振

山风

起于山野之间的风

月杪

每个月的最后几天;月底

恰如

(1) 正像,正如

原材料恰如草,文章恰如挤出的奶

(2) 正似乎

那婴儿笑着恰如知道母亲说什么

仲秋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

(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天工

天然形成的高超技艺

神妙

奇妙而变化莫测

神妙的笔法

若斯

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指似

指与;指点。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三:“世人重耳不重目,指似药苗心不足。” 宋 舒亶 《鹊桥仙·吕使君饯会》词:“教来歌舞,接成桃李,尽是使君指似。”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然疑

谓半信半疑,犹豫不决。《楚辞·九歌·山鬼》:“君思我兮然疑作。” 洪兴祖 补注:“然,不疑也;疑,未然也。君虽思我,而为谗者所惑,是非交作,莫知所决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正然疑间,忽见十餘步外,片石半没土中,亟掊土视之。” 郑泽 《杂诗答钝庵》:“终伤然疑作,翩来阻行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