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七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原文

险绝称汉关,晨跻瞻一室。
盘纡石路回,迤逦云峰出。
古壁挂青苍,天风起萧瑟。
洛城西首时,望望平烟密。

诗词问答

问:《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七》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险绝

极险

山势险绝

汉关

汉 代的边关。亦泛指边关。 唐 严武 《军城早秋》诗:“昨夜秋风入 汉 关,朔云边雪满 西山 。”

盘纡

回绕曲折。《淮南子·本经训》:“木巧之饰,盘紆刻儼,嬴鏤雕琢,诡文回波。” 高诱 注:“盘,盘龙也;紆,曲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山盘紆数百里,有赭嵒迭起,冠以青林,与云霞乱采。” 宋 陆游 《野步至村舍暮归》诗:“草径盘紆入废园,涨餘野水有残痕。”《水浒传》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盘紆,丘原膏沃,地称陆海。”

槃紆:盘结回旋。 汉 应瑒 《慜骥赋》:“思奋行而驤首兮,叩繮緤之纷拏;牵繁轡而增制兮,心慉结而槃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山径既开,逐路而进,槃紆曲折,回互斜通,至于山顶。”

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云峰

亦作“ 云峯 ”。1.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 毛滂 《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2).状如山峰的云。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渤海 北岸,海水平静,直与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3).山名。在今 山东省 黄县 。 北魏 郑道昭 《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槃桓竟何为, 云峯 聊可息。”

壁挂

悬挂在墙上的工艺美术品

青苍

(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树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 刘眘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由亭中以望,凡 岳阳楼 所见,无弗同者,而青苍秀映之状,幽赏者又宜之。” 周立波 《民兵》:“近山淋着雨,青松和楠竹显得更青苍。”

(2).借指山林。 宋 陆游 《过石灵三峰》诗之一:“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宋 秦观 《同子瞻赋游惠山》:“輟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3).借指天。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钩陈裹巖谷,文陛压青苍。”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平碧浅春映緑塘,云容雨态连青苍。”青,一本作“ 春 ”。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

首时

四时之首。指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即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公羊传·隐公六年》:“《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 何休 注:“首,始也;时,四时也;过,歷也。春以正月为始,夏以四月为始,秋以七月为始,冬以十月为始;歷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按, 周 以建子之月(今农历十一月)为正,而仍以正月为春,乃今之冬。

望望

(1).瞻望貌;依恋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郑玄 注:“望望,瞻顾之貌也。” 南朝 齐 谢朓 《怀古人》诗:“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唐 董思恭 《感怀》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宋 王安石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平皋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

(2).失望貌;扫兴貌。《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顾之貌。” 唐 唐彦谦 《感物》诗之一:“岂无鱼鳖交,望望为所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公﹞以其爱画之心,而为爱才之举,则天下必不致有遗才,如此图中望望而去也。” 茅盾 《在公园里》:“到池边去张一眼,‘呀,没有鱼的!’终于踏遍了园里的每一条路,就望望然走了的,是我们的真正老牌国货的小市民。”

(3).急切盼望貌。 唐 杜甫 《洗兵马》诗:“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处处催春种。” 宋 梅尧臣 《寄李献甫》诗:“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屏山》:“望望吟幐逐去蓬,归程千里雪初融。”

(4).犹看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就婚》:“俺从不到这楼上, 李十郎 一时未来,且同郡主楼上望望。”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于是她抬起头来,望望寂静的树林,望望双门紧闭的古庙,慢慢地站起身来。”

(5).指探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閒着无事,去望望 郭铁笔 。”

平烟

谓漫地而起的烟雾。 唐 温庭筠 《莲浦谣》:“鸣橈轧轧溪溶溶,废緑平烟 吴 苑东。” 宋 梅尧臣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空餘郡楼望,野色际平烟。”

诗文赏析


【原题】: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七轘辕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