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食色性也

作者: 陈普朝代: 宋代

孟子食色性也原文

食色虽然人固有,原於形气所由根。
苟徒即此名为性,太极之真已弗存。

诗词问答

问:孟子食色性也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问:孟子食色性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普名句大全

陈普孟子食色性也书法欣赏

陈普孟子食色性也书法作品欣赏
孟子食色性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食色

(1).未挨饿的气色。《左传·昭公十五年》:“围 鼓 三月, 鼓 人或请降,使其民见,﹝ 穆子 ﹞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

(2).饮食与美色,食欲与 * 。《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 赵岐 注:“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食色,性也;不知 子都 之姣者,无目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七发》借 吴 楚 为客主,先言舆輦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固有

从一开始就有的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改造我们的学习》

形气

(1).形和气。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 汉 贾谊 《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

(2).指精气、元气。 汉 班固 《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3).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

(4).形貌和气质。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 宋 沉辽 《寄题野翁无闷堂》诗:“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瓌瑋。”

所由

(1).所经历的道路。《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杨树达 疏证:“由,行也。所由谓其所由行之径路。” 汉 班固 《东都赋》:“今论者……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 汉 德之所由。”

(2).所自,所从来。 晋 陆机 《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 毛 * 《矛盾论》三:“他分析了列宁主义所由产生的国际环境。”

(3).见“ 所由官 ”。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好一个山名。凤为百鸟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为性

指本性。《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牛 为性躁,好言语。” 唐 张鷟 《游仙窟》:“为性贪多,欲两华俱採。”

太极

(1).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易·繫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 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3).谓天宫,仙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籤》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