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

作者: 元稹朝代: 唐代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原文

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有毒鸩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
母为妾地父妾天,仰天俯地不忍言。
佯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
旁人知妾为主说,主将泪洗鞭头血。
推摧主母牵下堂,扶妾遣升堂上 1*1床。
将进酒,酒中无毒令主寿,愿主回思归主母,遣妾如此事主父。
妾为此事人偶知,自惭不密方自悲。
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

诗词问答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元稹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稹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7_22

参考注释

将进酒

汉 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将进酒》 宋 郭茂倩 解题:“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又 汉 代短簫鐃歌乐曲, 三国 时存者有《朱鷺》、《艾如张》、《上之回》、《战城南》、《巫山高》、《将进酒》之类,凡二十二曲。”

进酒

斟酒劝饮;敬酒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主父

(1).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战国策·燕策一》:“妻使妾奉巵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 唐 元稹 《将进酒》诗:“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有毒酖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五:“ 常熟 县奴訐告其主父。”

(2).作为妻对夫的敬称。 前蜀 韦庄 《秦妇吟》:“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3). 战国 时 赵武灵王 让国于其子 惠文王 ,自号 主父 。见《史记·赵世家》。《韩非子·奸劫弑臣》:“ 李兑 之用 赵 也,饿 主父 百日而死。”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 主父 故宫秋草合, 尉陀 荒冢莫烟平。”

(4). 汉 齐王 相 主父偃 的省称。《汉书·公孙弘等传赞》:“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七:“ 主父 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宋 司马光 《赠吴之才》诗:“ 苏秦 游困羞妻嫂, 主父 居贫厌弟兄。” 明 高启 《赠薛相士》诗:“鼎食復鼎烹, 主父 世共伤。”

(5).复姓。 汉 有 主父偃 。

主母

(1).太后。《韩非子·亡徵》:“不顾社稷之利,而听主母之令,女子用国,刑餘用事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是主母指太后也。”

(2).婢妾、仆役对女主人之称。《史记·苏秦列传》:“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於是乎详僵而弃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却説 王 家家僮们在县里打听消息,得知家主已在监中,唬得两耳雪白,奔回来报与主母。”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汝主母特遣来耶?抑便道耶?” 老舍 《二马》第三段九:“ 拿破仑 (狗名)一眼溜着它的主母,一眼瞟着空中的白胡子‘老头儿’。”参见“ 主父 ”。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佯为

假装成。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父﹞即佯为贩鬻者,徘徊道上。”《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些言语, 秦重 一句句都听得,佯为不闻。 美娘 万福过了,坐於侧首。”

僵踣

(1).倒毙。亦指倒毙的野兽尸体。《文选·张协<七命>》:“殞胔挂山,僵踣掩泽。” 李善 注:“《周礼》注曰:四足死者曰胔。《尔雅》曰:僵,仆也。” 吕延济 注:“僵踣,毙也。” 杨笃生 《新湖南》第三篇:“而吾国民则如中蛊毒,臟腑蚀尽,终必死亡;如遇鬼妻,精髓日枯,立见僵踣。”

(2).跌倒。 唐 元稹 《将进酒》诗:“阳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四年》:“上视朝每晏,戊辰,日絶高尚未坐,百官班於 紫宸门 外,老病几至僵踣。”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父死,伯不弔,疑将祔於祖。一夕,轝其柩他山,哀呼僵踣,几不活者数焉,遂羸毁终身。”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旁人

(1) 称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边的人

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主将

(1) 军队的主要将领

(2) 起到关健作用的人

我们队的主将全部上场了

下堂

(1) 〈方〉∶上完一堂课后下课

(2) 旧指妻妾被丈夫遗弃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令主

贤德的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若见 费 人,寒者衣之,飢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 费 来如归, 南氏 亡矣。”《新唐书·吐蕃传上》:“帝召见问曰:‘ 赞普 孰与其祖贤?’对曰:‘勇果善断不逮也,然勤以治国下无敢欺,令主也。’”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事莫难於取人之天下,而 黄帝 、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高 、 光 以至列朝之令主,莫不以得内助而兴。”

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

(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事主

(1)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事主诉县官

(2) 事情的主谋

(3) 办理婚丧喜事的人家

为此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

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事人

(1).事奉人;服侍人。《论语·先进》:“ 季路 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礼记·礼运》:“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事人则失位。” 汉 班固 《 * 通·嫁娶》:“妇人所以有师何?学事人之道也。”

(2).奉承人;讨好人。《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 孝元 傅昭仪 ……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地,皆祝延之。”《北齐书·陈元康传》:“ 元康 便辟善事人,希颜候意,多有进举,而不能平心处物,溺於财利。”

(3).谓充任下属。《晋书·司马休之传》:“ 裕 得书叹息,以示诸佐曰:‘事人当应如此!’”

(4).嫁人。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沉园感旧》:“ 刘克庄 《续诗话》,谓翁( 陆游 )初婚某氏,伉儷相得,而失意於舅姑,竟出之,某氏改事人。” 明 杨慎 《丹铅续录·荳蔻》:“ 杜牧之 诗:‘婷婷嫋嫋十三餘,荳蔻梢头二月初’……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人,如荳蔻花之未开耳。”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安置

(1) 敬语。请休息。睡前的问候语

吃了晚饭,叫了“安置”,望庙中去了。——《水浒传》

(2) 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

安置他的妹妹作秘书

贪天

“ 贪天之功 ”的省称。 唐 元稹 《将进酒》诗:“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 王闿运 《祭常都尉文》:“众人贪天,虎步龙嘘;谁谓公孙,癯守山隅。” 张素 《感介推事》诗:“辛苦从亡二十年,仗何功力敢贪天。”参见“ 贪天之功 ”。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