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风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抢风原文

西风舟逆西,东风舟逆东。

榜人例守此,谓之抢上风。

及至过桥洞,捍格反不通。

天下本无事,扰之因人庸。

矫枉过正者,何不用其中。

诗词问答

问:抢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抢风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四

参考注释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榜人

船夫,舟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榜,船也。” 唐 吴筠 《舟中夜行》诗:“榜人识江路,掛席从宵征。” 王德钟 《月夜渡淀湖歌》:“忽闻榜人笑不止,芦边簌簌东风起。”

上风

(1) 风吹来的那一方

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

(2) 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风

及至

表示等到某种情况出现;直至

及至始皇。—— 汉· 贾谊《过秦论》

及至后世。——宋· 苏轼《教战守》

及至绵惙已极。——清· 袁枚《祭妹文》

及至中午轮船才开进长江三峡

桥洞

桥身下的弧形或圆形洞孔;桥梁及涵洞

捍格

互相抵触,格格不入

发然后禁,则捍格不胜。——《礼记·学记》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下本

见“ 下本钱 ”。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矫枉过正

把弯曲的东西扭过了头,从而弯向另一面。比喻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分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其中

那里面;那中间

乐在其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