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礼普陀宗乘之庙因题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瞻礼普陀宗乘之庙因题原文

梵语布达拉,震旦谓普陀。

南海本中华,西域实仿摹。

斯乃肖藏式,搆筑无差讹。

土尔扈特来,庆落演梵那。

去岁雨致颓,根基未固罗。

重砌块石坚,偾事弗深诃。

兹临重瞻礼,旧贯仍巍峨。

不有败者相,焉睹成者嘉。

成败总六如,如是观如何。

诗词问答

问:瞻礼普陀宗乘之庙因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瞻礼普陀宗乘之庙因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

2. 叶普陀有三详见碑记盖西域布达拉本以山似普陀而屋宇则仍依藏式兹庙规制悉仿西藏为之

参考注释

梵语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布达

书信用语。谓陈述表达。 清 鲍超 《覆黄翼升书》:“知关锦念,并附布达。”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专此布达,并颂撰安。”

书信正文结束处用语。表示陈述如上的意思。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专此佈达,恭请金安。”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专此佈达,即请春安。”

震旦

古代印度人称中国

诺矩罗居 震旦东南大海际 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普陀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 补陀落迦 (Potalaka)的省音译。在今 浙江省 普陀县 ,属 舟山群岛 。古称 梅岑山 ,传说 汉 方士 梅福 在此炼丹。 五代后梁 时, 日 僧 慧锷 从 五台山 请 观音 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 善才 参访 观音菩萨 的 补陀落迦山 。《四溟诗话》卷四引 唐 安庆王 《西池送月泉上人归南海》诗:“天开 达摩 井,云护 普陀 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到六月里,那位 蒯老太太 照例是要带了合家人等到 普陀 烧香的。”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山》。

南海

(1)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中华

(1)

(2)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后也借指中国

振兴中华

(3) 指中原

(4) 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西域

汉代以后对今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及中亚细亚等地区的总称

西域书,泛指有关佛教的著作

仿摹

见“ 仿模 ”。

搆筑

兴建,建造。 宋 苏轼 《乞罢宿州修城状》:“右臣今相度上件改镇作县事,係已行之命,兼搆筑廨宇,略已见功,恐难中輟。”

差讹

错误,差错

土尔扈特

部族名。 额鲁特蒙古 四 卫拉特 之一。本游牧于 塔尔巴哈台 附近 雅尔 地方, 明 末 清 初徙牧 伏尔加河 畔。 清 乾隆 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率属内徙。 清 廷诏分为新旧两部: 旧土尔扈特 赐牧于 珠勒都斯 、 库尔喀喇乌苏 等地; 新土尔扈特 赐牧于 科布多 西南。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又於 土尔扈特 及 辉特 旧游地,设 塔尔巴哈臺 参赞大臣一,领队大臣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 土尔扈特蒙古 ,备兵请赴援,上嘉之。”别有 额济纳土尔扈特 ,在 甘肃 西部。

演梵

讲解佛经。《沫若文集·孔雀胆》附录 杨亚宁 《致郭沫若》:“又窃以为 段功 之所以拒諫,与夫 梁王 之所以假‘ 东寺 演梵’害之者,何莫非因 功 之佞佛所致?”

去岁

去年

根基

(1) 基础

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其 恪获罪之日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房屋的根基一定要打好

根基差

(2) 也喻指家底

这家工厂根基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砌块

用粘土烧制或混凝土制成的用来建筑房屋墙壁的块状建筑材料,经常采用砖或石贴面

偾事

败事。《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事,一人定国。” 郑玄 注:“僨,犹覆败也。”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幸仕优而学,拾级而升,庶几无旷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只因你卤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常语有所谓‘胆大心细’,胆大心细是可贵的,如果胆大心粗,那只适足僨事,不但无可贵,而且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瞻礼

(1)

(2) 宗教活动节

(3)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旧贯

旧制度;旧例

遵循旧贯

巍峨

形容高大雄伟

群山巍峨

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成败

成功与失败;胜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成败在此一举

六如

也称六喻。佛教以梦、幻、泡、影、露、电,喻世事之空幻无常。《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宋 范成大 《阊门戏调行客》诗:“万事惟堪六如观,一杯莫信四并难。”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