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白碑

作者: 刘挚朝代: 宋代

夜发白碑原文

昼行苦炎蒸,秣马戒夜发。

清梦失归路,微风弄纤葛。

星疏天无云,独有亭午月。

太空生白烟,浩荡万里阔。

细碎草木香,淋漓露气滑。

戚戚寒虫声,逐马不暂歇。

我行何区区,无乃害慵拙。

传闻猛虎多,宵路时出没。

四顾林莽中,精灵动毛发。

求全得忧虞,祸每乘所忽。

君子审重轻,无劳避途暍。

诗词问答

问:夜发白碑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夜发白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参考注释

昼行

(1).古人以在本乡或旧地做官为衣锦昼行。昼行,谓白日行游,炫耀于人。《三国志·魏志·张既传》:“ 魏国 既建,为尚书,出为 雍州 刺史, 太祖 谓 既 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唐 柳宗元 《谢赐时服表》:“裁缝而为衣服,固可昼行。” 宋 方岳 《秀锦楼赋》:“皇畀予以左竹兮,岂锦衣之昼行。”参见“ 昼锦 ”。

(2).白天行走或行路。《宋书·天文志一》:“日昼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强,故日长;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长。” 唐 张谓 《湖上对酒行》:“夜坐不厌湖上月,书行不厌湖上山。”《宋史·外国传六·于阗》:“上询以在路几时,去此几里。对曰:‘涉道一年,昼行暮息,不知里数。’”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秣马

饲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国语·吴语》:“ 吴王 昏乃戒,令秣马食士。”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尚 使人慰劳曰:‘蛮人多寳,足富数世,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马蓐食,径赴城屯。’”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宋 黄庭坚 《送伯氏入都》诗:“王侯不可謁,秣马兴言归。”

夜发

(1).夜不寐。《晏子春秋·谏上六》:“ 晏子 曰:‘君奚故不朝?’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朝。’” 张纯一 校注:“谓竟夜未眠。”

(2).夜间出发。《晋书·陶侃传》:“ 侃 便夜发。 敦 引其子 瞻 为参军。” 唐 韦应物 《将发楚州》诗:“孤舟欲夜发,祇为访情人。”

清梦

犹美梦。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览镜见须髯消落为之流涕》诗:“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妾少解按摩之术,愿尽技能,以侑清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醒来啊! * 人的清梦!”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 *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亭午

正午;中午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空生

须菩提 的别称。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之一,善解真空之义。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初闻 饮光 笑,復作 空生 瘦。”

浩荡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细碎

细小而零碎

夜里他对任何细碎的响声都很敏感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淋漓

(1) 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淋漓不净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露气

水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唐 孔颖达 疏:“谓之寒露,言露气寒将欲凝结。”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霞景焕餘照,露气澄晚清。”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凉生露气湘絃润,暗滴花梢。”

戚戚

(1) 相亲的样子

戚戚兄弟

(2) 低语声

戚戚低语

(3) 忧惧;忧伤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 心动的样子

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寒虫

(1).寒天的昆虫。多指蟋蟀。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寒虫夕叫,合轻重而同悲。” 唐 常建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诗:“寒虫临砌急,清吹褭灯频。”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若嫠妇之夜哭,寒虫之鸣壁。”

(2).越冬的虫。 清 唐孙华 《三迭随庵韵》:“蛰久寒虫将出户,腊过冻草渐逢辰。”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传闻

(1) 听到流传

传闻说你将同她结婚

(2) 通过多人才了解

(3) 辗转流传的消息

传闻多失

猛虎

即老虎

猛虎下山

时出

(1).谓得其时而出。《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郑玄 注:“非得其时不出政教。”

(2).时常出现。 唐 韩愈 《行难》:“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

四顾

向四面环视

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阿Q正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林莽

大片草木茂盛的地方

林莽地带

为深谷林莽所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精灵

(1) 鬼怪;神灵

(2) 〈方〉∶机灵;聪明机智

这孩子是个精灵鬼

毛发

(1) 人的体毛和头发

(2) 哺乳动物身上的一层毛

求全

(1) 过分地要求完美无缺

求全责备

(2) 希望事情圆满

委曲求全

忧虞

忧虑。《易·繫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忆昨庚辰岁,米价如珍珠;村南人食人,老父心忧虞。”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一国的政治如果真是为‘民利’设想的话,你只愁用费不够,那里会有什么浪费的忧虞。”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审重

慎重;审慎持重。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审重此举,累年於兹,虽尝分命将臣,鼎峙 江 汉 ,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

无劳

(1).不要劳累;不用劳烦。《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仪礼·聘礼》“辩復命如聘” 汉 郑玄 注:“自陈币至於上介,以公赐告无劳。” 贾公彦 疏:“无劳者,劳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无劳也。”

(2).犹无须,不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故 河 不出图,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无劳喟然。”《北史·贺若弼传》:“ 叔寳 惶惧流汗,股慄再拜。 弼 谓曰:‘……无劳恐惧。’”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 赵 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此其中利害, 中国 人宜自审度,无劳外人代计。”

(3).没有劳绩。《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